巢北是个农业为主的地区,山水环绕,岗埠相间,塘坝多,河汊多,小溪多,水田占了近一半,适合黄鳝和泥鳅的成长繁殖,黄鳝和泥鳅在巢北很多。泥鳅,学名叫鳅鱼。黄鳝的别名叫长鱼。
巢北多水稻田。每年谷雨前后,水稻育秧,蛰伏已久的黄鳝开始出洞了,男孩子们相继奔走于田间地头开始了有趣的钓鳝生活。钓鳝须用特制的钓钩。一般是从货郎那里买来最大号的纳鞋底用的大针,将针尖部分放在煤油灯或者锅灶的火头上烧烤至通红,再用尖嘴的钳子扭挝,放在凉水碗中淬火即成。钓绳也须特制。一般的尼龙线绳是不符合要求的,太软。必须绞丝线绳方可顺利将钓钩送进黄鳝藏身的洞穴内。钓绳不能太粗,二至三股绞丝线合成即可;钓饵当然是黄鳝最喜食的红细的蚯蚓了。蚯蚓身上撒点鸡饲料,黄鳝很喜欢吃的。
钓黄鳝要讲究时辰,早了不行,黄鳝一般傍晚才出来觅食,所以,前半天钓它不会轻易咬钩。必得正午过后,最好半下午,准咬钩。在水稻田里,黄鳝的洞穴多在毛渠里,也有不少就在田埂上,鳝鱼的洞一般会有前后两个口,也可能三个或者更多。当然也有不少蛇洞,所以,钓黄鳝,必须有钓到蛇的思想准备,好在水边洞里一般是水蛇,无毒的。有毒的蛇一般在旱地生活。
黄鳝里有文化。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食用黄鳝的历史,应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夏朝。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湖灌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其中多鱼旦。”郭璞在注释“鱼旦”时称“鱼旦亦鱓鱼字”。鱼旦、鱓即鳝鱼的意思。到了周朝,长鱼已被列为宴席上的美食珍品,《汲冢周书》记载:“东越海蛤,瓯人鱓蛇,鱓蛇顺,食之美。”段玉裁在《说文解字》中更是说:“鱓之鲜美之也。”清《巢县志》称:“巢北地实卑湿,食物多腐腥,适合长鱼的生长,又名黄鳝,肉嫩而性纯,滋阴壮阳。”黄鳝,是巢北一年四季菜肴里的重头戏,“上黄鳝和老鳖”,是抬举人的美食口头禅。其中,夏天的黄鳝最好,“小暑黄鳝赛人参”,是巢北人的共识。
黄鳝习性比较喜欢在河塘水泊中生长,巢北地处皖东腹地,水网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巢湖、滁河、夏阁河、柘皋河、岱山湖、女儿湖……等等大大小小河流湖泊密集,十分有利长鱼的生长。黄鳝多了,做的厨师就多了,日积月累,出现了一大批烹制黄鳝的名厨和变化多端的烹制手段。或炸或炖或煮或煨,其中以红烧为最常见。
黄鳝菜的选料都十分讲究。有道是,笔杆的黄鳝马蹄鳖。小黄鳝做火锅,一绝。大一点的黄鳝,适宜除去内脏,用青石把它凿扁了,用清水洗净,切成寸长的块,佐黄酒下锅炸去黏水,用老姜去腥,用菜籽油,佐蒜泥和辣椒、洋葱,在调味品上有的菜更宜放些桂皮、丁香、花椒、八角等香料,做一道红烧菜,此菜鲜麻辣香醇,回味无穷。
黄鳝怎么做都鲜美无比,在烹制上也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烹饪技术:烧、烩、炒、溜、汆、煸、炖、煮、贴、煎、炝、拌……等等。因此,烧黄鳝可以说是检验一个厨师全面技术的“试金石”。
文:祝俊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zx/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