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中的节气
巢民性惮远涉,无行货者。民力耕桑。可是本地地形地貌特殊:“一分半山丘二分半水,五分岗地一分圩。”岗丘地区少有河流陂湖,雨水存不住,两三天不下雨就缺水。
民谣:“家住小山坡,年年旱灾多,不是棉花旱,就是水稻枯。”老百姓面朝黄土一辈子,也难改变命运,以致四乡飘泊。《巢县志》曰:“然山农值旱,圩农阨水,有终岁勤劳,常怀饥馁者。”是故巢湖百姓热衷“较量晴雨”,祈求风调雨顺。
冬雪·雷电○“雷打雪花飘,杀人不用刀。”是巢湖一句俗语,其意具有迷信色彩。意谓年成不好,是凶年。具体根据是什么,讲不明白。先辈们总结的俗谚、熟语,有时候解释不清楚。所谓的神秘兮兮,不外于此。
○志云:惊蛰孕孳,雷声发,米价贱。老百姓称:惊蛰闻雷米似泥。都说惊蛰一雷天下响,收成就好,然大丰收粮食就不值钱,谷贱伤农。许多事,好坏之间很难把握,诚如江南民谣:“做天难做二月天,桑要暖来麦要寒。农民伯伯盼下雨,采桑娘子怕阴天。”
○清明及之前,巢湖民风大多上坟祭祖或垒修祖坟。康熙《巢县志》:“清明,以柳枝插头,家各登其丘垄,扫奠之后,即饮酒其间。”又云:“清明取稻种,水渍七日而蘖,始播种,或春寒稍迟数日。谚曰:清明浸种,谷雨撒秧。又,清明宜晴,谷雨宜雨,其占为有年。”民间谓:“清明要晴,谷雨要淋。”差不离。
○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正是银屏牡丹怒放之时。巢湖民俗,历来前三天后三天,一周之内赏花春游。奇花之一奇,花期从绽放到凋谢,只有七天时间。惜气候变暖,牡丹花期提前许多且不稳定,使得银屏牡丹渐失神秘色彩。不过,古树名木天生绝境仍值观瞻,如欧阳修:“野鹤倦飞为伴侣,岩花含笑足勾留。”
○俗谚:“清明浸种,谷雨撒秧。”是时,农村开始播种、栽秧,适宜阴雨:“谷雨要雨,不雨,违时令也。”巢湖北乡是丘陵地区,水多了存不住,少了不能过日子:“七天无雨心里慌,半月无雨现旱象。”对雨水的依赖极其明显,百姓终年巴望老天架相,祈求该晴即晴该雨则雨。或者,这也是本地敬畏小白龙的原因之一。
巢湖谚云:“立夏不下,无水洗耙”、“立夏不下,犁耙上架”。立夏天气晴朗,不见丝毫风雨迹象,就可能要干旱。另外,如果夏至先于端午,也是旱年预兆。巢湖俗语:“夏至端午前,到处是荒田。”
○周而复始:“注意明天立夏是否下雨,借以推测今年旱涝情况。”巢湖北乡对阴晴雨水极为什么叫白癜风复方白芷酊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zx/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