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巢湖市 >> 巢湖市咨询 >> 正文 >> 正文

巢湖市奏出经济强市最强音吹响加快发展

来源:巢湖市 时间:2017-11-22

徐振华/摄

新安晚报安徽网讯在“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局之际,巢湖市加强等高对接,加速深度融入,加快负重赶超,吹响加快发展的“新号角”,迈出经济强市的“新步伐”,迎来板块经济竞相发展的新局面,产业高地、旅游胜地、生态之城唱出“最强音”。齐声唱响“巢湖好”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深入转作风,着力抓落实,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增强。经济增速快。1~9月份,完成投资.9亿元、增长22.2%;规上工业增加值65.3亿元、增长7.5%,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8.2亿元;财政收入2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4亿元、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3亿元、增长8.4%;新增贷款13.1亿元、增长5%。在合肥市13个县市区中,增幅居第2位,其中工业投资总量增幅居第1位。项目后劲强。55个省“”项目完成投资32.27亿元,59个合肥市“”项目完成投资33.59亿元,82个巢湖市“”项目完成投资44.28亿元。实际招商引资.87亿元,增长19.81%。存量企业扩容加速,华能电厂二期、富煌重钢三期、远景风能三期、皖维PVB胶片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正在建设或即将开工。建设态势好。新建、续建大建设工程71项,建成安置房.3万平方米,20个老旧小区整治有力推进。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县级)称号后,创城标杆继续拔高,市容市貌再展新姿。环湖生态示范区建设一期项目进入扫尾阶段,二期项目加快推进,三期项目正在完善方案。严格落实“河长制”,兆河、烔炀河、裕溪河、夏阁河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1~7月份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8%。提前一年完成“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任务,累计植树造林2.42万亩。民生改善实。民生领域累计支出20.27亿元,较去年增长21.91%,占财政总支出85.7%。36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27个补助类项目全部按序时发放,9个工程类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9家基层医疗机构与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合福高铁建成通车,商合杭高铁即将开工,北沿江高速、巢庐路、合马路、栏滨路等多条国省干线公路新建、改建工程快速推进,群众出行更加便捷。社会局面稳。进一步提升综治维稳信访平台建设,规范运作市级矛盾调处中心,落实重点约访、领导包案、带案下访等工作机制,群众上访、进京非访批次分别下降21.8%和21.4%。今年8月份,巢湖市司法局荣获全国人民调解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实现“三下降”,公共安全涉稳事件、刑事发案实现“双下降”,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高。合力共图“巢湖强”进一步等高对接、开阔视野、提升标杆,坚持“跳出安徽找标兵、跳出安徽做追兵”,勇当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东向发展“先锋队”,努力实现“安徽争五强、全国进百强”的奋斗目标。坚持“特区思维”,推动居巢经开区优先发展。集聚要素、集中资金、集合力量,举全市之力建设居巢经开区,培育巢湖产业立市的“长子”、经济发展的“门户”。为此,巢湖市强化领导“发力”。成立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分管工业副市长分别担任经开区党工委第一书记、书记,坐镇指挥。强化基础设施“助跑”,强化空间扩容“加速”,实现产业培育“起跳”,精准招商,集群发展,着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和文化消费品制造等产业,打造工业强市引爆点、产业集聚新高地。坚持“板块意识”,引导各个镇(乡)街竞相发展。全市分为“中庙-黄麓-烔炀”板块、巢南板块、巢北板块、城区街道板块和居巢经开区板块等五大板块的格局,引导各板块精准定位、发挥优势、寻求突破,形成“镇(乡)街比贡献、部门比服务”的干事创业之势,力争3年内有5个乡镇进入合肥市20强。其中,“中庙-黄麓-烔炀”率先突破,勇争上游。作为承接大合肥功能产业辐射的桥头堡,中庙、黄麓、烔炀“两镇一街”要先行一步、力站排头,围绕“半岛慢城·生命绿洲”,实施“一体化谋划、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着力打造服务大众、面向高端,以旅游休闲、养生养老为主题,集健康服务和健康生产为一体的国际化健康产业基地,构建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的先行区、核心区、样板区。坚持“提质增效”,实施三次产业转型发展。农业提效要走特色化之路、专业化之路,重点培育一批高品位的农业观光采摘园、农业示范园、现代生态渔业和苗木花卉培育基地。工业提升要借科技之翅、金融之翅,力争将槐林渔网具、富煌钢构及中垾锚链以及以阳光电源、云景等企业为基础的新材料、新能源新兴产业升级为百亿产业。服务业提振重在打造“高档作品”和开发旅游产品,做精滨水亲水、生态湿地、自然森林和生态农业等观光景区和以河南网场、耳街等为代表的特色街区;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大力开发富含巢湖元素、独具巢湖特色的旅游产品。坚持“城乡统筹”,引导城市乡村一体发展。坚持规划同绘、设施同建、产业同兴、环境同治,推进城乡互惠发展、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大力建设合肥乃至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管皆优抓城市,竭力将巢湖打造成为干净之城、秀美之城、精致之城。富美并重靓乡村,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实施精准扶贫的同时,着力让农村人居环境和乡风民风美起来。久久为功护生态。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做到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要,让绿色生态成为巢湖发展永恒的“底色”。携手同圆“巢湖梦”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巢湖市坚持发展、党建“两手抓”,践行“三严三实”,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加快发展、负重赶超提供坚强保证。一丝不苟铸铁军。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决将埋头实干、安心做事、不事张扬、不跑不要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到重大活动一线、艰苦环境一线、复杂矛盾一线、农村基层一线、经济发展一线和维护稳定一线,面对面化解矛盾、点对点解决问题、实打实增长才干。建立“勤政档案”,以“勤”考“绩”、以“勤”问“效”,倒逼广大党员干部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干事创业、建功立业。一招不让抓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大兴落实之风,强化落实之功。抓落实要勇于担当尽责。争做问题的“终结者”、不做问题的“上交者”,多“进球”、少“传球”,多“解题”、少“出题”,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夜以继日不怕苦、任劳任怨不喊累,以超常规的付出换取巢湖跨越式的发展。一脚不移强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培养“带头人”,努力打破村居干部成长的“天花板”,提高村居干部薪酬的“含金量”,促使他们扎根基层、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突出“服务型”,推动基层党组织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强化“保障力”,把真金白银投向基层,把精兵强将派到基层,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巢湖加快发展的坚强堡垒。一尘不染保廉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肩负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严格实行“一岗双责”,着力构建教育为先、制度为本、监督为重的防腐拒变机制,形成“不敢腐”的高压态势,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牢固树立严是爱、宽是害的思想,要求在先,招呼到位,措施跟上,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咬“耳朵”、拽拽“袖子”,早提醒、早纠正,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夏时洲徐振华徐小中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金学永

看完觉得不错,记得轻触右上角“分享”按钮,把它分享给小伙伴们哟~^-^巢湖论坛感谢您的分享和支持!:)

赞赏

长按







































白颠疯
吡美莫司乳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zx/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