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巢湖市 >> 巢湖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巢湖的桥人文历史重要载体抱书桥

来源:巢湖市 时间:2017-8-14
小编的话

桥的历史是一部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从用一根原木、一条石板、数根绳索构成的最简单的桥,到用锲形石料来砌筑拱桥;从泰晤士河上闻名世界的塔桥、加州旧金山金门大桥,到上海外滩的外白渡桥,再到杭州湾、港珠澳大桥……桥不仅仅方便了人们的通行,更成为了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桥已经是最富有美感的建筑物,也是最能入诗的建筑物,桥不仅跨越空间,而且跨越时间。

对每一个巢湖人来说,桥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巢城的团结路桥、浮桥,古巢十景之一的板桥,文化气息浓郁的抱书桥,巢湖南大门的裕溪河大桥……它们就像是一位长者,在缓缓流淌的河水上,慢慢向人们讲述着巢城一步步成长、一步步繁荣的经历。桥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日起,“巢湖发布”将陆续推出“巢湖的桥”的系列报道,从人文历史的角度再次审视、重读在我们记忆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桥。

人文历史重要载体——抱书桥

作者昂云:巢湖著名民俗学者(

银山智人)

欣闻抱书桥被文管部门列为文物点,并将立碑明示保护。这说明抱书桥迎来了新生,现将抱书桥的大体情况介绍如下。

○抱书桥的缘起

康熙《巢县志》:“在萧公庙东五里。宋时吕士元抱书溺此,后人因以名其桥。”又云:“吕士元,宋哲宗时人……自愤曰:当今蔡确、章惇四害未除,吾等困老田园,其如于世无补何?乃去东山二里许,至桥抱书投溺。朝士王岩叟、朱光庭等咸惜之。里人因名其桥曰‘抱书’。”清代重修抱书桥,巢邑庠生杨于芳作《重修抱书桥记》。将吕士元比之于屈原、贾谊,称吕士元“负经济才略,读古人书,见圣人心,慨然以天下为己任。”

《巢湖市交通志》记载:“清康熙六年(年)重修,年增建2孔。”综合可知,抱书桥最远可以追溯宋代,原为单孔;现在的三孔大桥,为25年前增扩的结果。年扩建时,没有拆除原桥,仅仅是在它的南端接续了两孔。笔者屡次去现场查看,见原桥像镶嵌桥在新桥中的装饰品,区别明显,这种接续扩建的方式,无形中保留了古迹,使得抱书桥成为巢湖城区为数不多的古代建筑遗存之一。

○人文地理环境

抱书桥位于裕溪河新老河道交汇处的书桥河上,属亚父乡书桥村,西连东山头、洗耳池一带,曾为舟船必经咽喉,历为文人雅士话别迎送之所。

抱书桥东依旗山。志云:“旗山,即亚父山。以山形,则像旗;以亚父古迹,则称亚父。”清代鲍天球有《过亚父山怀古》诗。山上存范增衣冠冢,山下古井,称亚父井。孙侃《亚父遗井》:“径仄芳草深,台荒遗井古。千载辘轳声,犹作楚人语。”东北为放王冈。“在县东五里,相传为汤放桀处。”曾有范增庙,太守朱镛云:“萧萧七十鬓丝霜,奇计焉能定四方。我爱董公遮说好,只将仁义劝高皇。”今冈上存留桀王坟、烽火台以及数座汉代古墓,建有汉墓博物馆。

抱书桥原貌与现状有所区别,除了护栏、石狮子等构建,还有庵堂、亭阁等建筑物,是一处综合性景观。桥庵,即抱书桥茶庵,原名观音庵:“康熙五年,有僧济朗,号普明,见桥埂低下,常被水没苦,募修桥路,并建庵施茶。”捉月亭,亦名折柳亭,“在抱书桥边,昔人以李太白拟吕士元,故名。”琼山人吴言访游巢县,曾作《折柳亭吊古诗》:“依依疏柳傍江亭,折柳应怀吊古情。赤手难为匡国计,青云竟负济世名。一时鱼腹藏遗恨,千古江潮作怒声。唯有无边公道月,夜深相照独分明。”

○当地民风民俗

巢湖为民歌之乡,亦是庐剧重要的发展壮大之地。当地俗语“亚父山的小刀戏-——自来腔”或“亚父山的小刀戏——张口就来”。小刀戏,又称倒七戏,后来雅称庐剧,是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种。

巢湖为水乡,向有端午划龙舟的习俗,是故城区洗耳池曾有“竞渡庙”。志云:“五月五日,曰端阳节。人家以礼物相馈遗,而角黍则为时献。家戴艾贴符,饮雄黄菖蒲酒……每岁于孟夏月望后三日祭水神,造龙舟。”亚父乡百姓亦不例外。土语云:“亚父山,门槛高,遇到轮船也敢超。”“亚父山,胆子大,遇到轮船也不怕。”

笔者曾于裕溪河观看龙舟赛,其情境至今历历在目,特地题记:“龙腾巢湖巢湖市龙腾虎跃,舟游庐州庐州城舟连车击。”

○抱书桥的价值

抱书桥的价值在于它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内涵。它不再是行人脚下简单的石桥,已成为南巢士人精神的有形载体,与毗邻的洗耳池并列为巢城两大底蕴深厚的人文景点,共同向世人诉说当地“士尚气节”的传统美德。抱书桥是物化的历史,巢城人文历史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不可移动文物,属于物质文化遗产。

抱书桥身上的故事流传近千年,寄托了历代仁人志士的报国情怀,已经被人格化。巢湖人陶光题抱书桥:“愤四害而抱书殁水千秋共仰,追三闾之亮节高风异代同辉。”安庆人白启寰撰联:“四害难除,三闾可效,赤手感书生,无力回澜徒赴水;一腔孤愤,千古同悲,白身多志士,有心报国但呼天。”庐州怪杰徐子苓《巢湖阻风咏古·抱书桥》:“元祐规模日再中,二惇两蔡祖荆公。可怜一曲箜篌引,澧草湘兰感慨同。”吕士元“抱书自沉”的传说,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抱书桥的去留

地方上应将抱书桥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有专家建议拆迁抱书桥,笔者明确表示反对。集中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的古桥,不容许轻言迁移,更不要说废弃。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第18条,必须原址保护。只有在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因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的需要,使迁移保护成为唯一有效的手段时,才可以原状迁移,易地保护。易地保护要依法报批,在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曰:“亚父山下芦苇香,高士一去有余伤;传得千年名犹在,未知前路是何方。”抱书桥的前方是明朗的,那就是巢湖城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它将永远屹立以供后人凭吊。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赞赏

长按







































北京哪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脸部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xw/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