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巢湖市 >> 巢湖市交通 >> 正文 >> 正文

盘点你不知道的安徽古塔,蚌埠塔可是亮点哦

来源:巢湖市 时间:2017-10-11
                      

范儿

收录蚌埠地区一座当代仿古塔。另附录五河县已毁清塔一处。

                    

蚌埠古塔通览

蚌埠望淮塔(现代)

张公山望淮塔

年代:年;

形制特点:八角七级钢混楼阁式塔,高5·米;

现状:当代新建仿古塔

望淮塔,位于蚌埠市西南部张公山公园。当代新建仿古塔。

塔建成于年,建筑面积平方米,塔高5.米,八角七层,楼阁式,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蚌埠市的标志之一。塔内第一层,供奉大禹像。以纪念大禹治水之功绩;塔第二层供奉有弥勒佛。塔内绘有大禹治水的故事。

年5月17日望淮塔突然失火,该塔建在山顶,数十辆消防车采用双级增压供水方式才能将水打到塔上,由于火势猛烈塔已完全烧毁。7月8日,蚌埠市政府投资约60万元进行了修复重建,9月28日,按照“修旧如旧”标准的望淮塔修复工程竣工。

张公山公园建于年至年。为蚌埠市内最大的公园。公园由张公山和化陂湖组成,湖中有岛。山顶建有望淮塔。

五河东城门宝塔(清·已毁)

无图片资料

年代:清光绪末年;

形制特点:六角五级楼阁式砖塔,高18米;

现状:年拆毁

文笔峰,位于蚌埠市五河县城东城门北约五十米处的城墙上。清末建,拆毁于年。   

 

据史料记载,东城门宝塔建于清朝光绪末年,为纪念大圣先师孔子,在城内兴建孔庙,故建“文笔峰”宝塔。塔的方位与黉学大门成直线,前后呼应。塔六角高五层,砖瓦结构,每层有六角飞檐,每个角尖上系一铁铃,全塔共三十只铁铃。塔内每个拐角直立一根木柱,内有木塑魁星像一尊。年“大跃进”时期,全民大办钢铁,这座古塔被拆毁,用塔砖建“小高炉”。

五河文笔峰史志

五河的护城河环绕五河县城,河水流畅清澈,两岸绿柳成荫,风景秀丽宜人。拆毁于年的文笔峰为该县城的第四座文笔峰(塔)。

历史上五河县城文笔峰有四座。五河县城原址在浍河南岸,因浍河水屡屡泛滥,城内街道十有九年被洪水淹没。因此,明朝嘉靖二十五年,将县城迁至浍河北岸。据考证,在县城旧址上建过三次宝塔,塔名都叫“文笔峰”。

第一座塔,在城外的翠屏山上,塔初名叫望儿塔。当时在老百姓中流传“翠屏尖一尖,五河出状元”的民谣。当年五河县训导(相当于现在县教育局局长)吴尔升(安徽歙县人)为应证此谣,认为宝塔其峰尖锐如笔,圣人之道是用笔来传授知识给后人的,遂将“望儿塔”改为“文笔峰”塔,还为“文笔峰”写了一篇记文,载入《五河县志》。

十王四妃墓白塔:在郊区长淮乡洪武二年至四年建成,清代被水冲没。

芜湖古塔通览

芜湖中江塔(明·省保)

中江塔

中江塔巍然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半依闹市半偎江,古人誉之为“江上芙蓉”,系芜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老照片)

楼阁式砖木结构风水宝塔,八角五层,每边长4.1米。塔高4.7米,其中塔刹高10.16米。每层四窗,错置相间,每窗左右各设一灯龛。塔内结构一至二层为壁内折上式,石梯盘绕。三至五层为空筒式,木梯依壁。门窗塔壁,精雕细刻。墙面各边均嵌有砖雕,尤以1~2层圆形欹柱两侧的砖雕雀替最为突出。

年经省考古研究所组织维修,恢复了塔的出檐部分。八个角用转角斗拱支承老戗出戗,出檐深远。八个面补间斗拱用两朵支承檐桁出挑,椽子和飞子上钉望板,上覆鸳鸯瓦。修复后的中江塔巍然壮观,登临塔顶,万千景象,尽收眼底。中江塔堪称为芜湖地域位置的标志。

中江塔雄视双江,影映二水,晨曦夕照,塔影长长,朝映浩浩大江,夕移清清弋水,波光塔影,美不胜收。入夜,月华皎皎,渔火点点,月升影移,波荡影晃,伴之涛声铃声,更令人陶然悠然。

8年,芜湖市人民政府重修中江塔,使之以新的雄资与现代化大厦,多功能防洪墙交相辉映于双江之畔,构成一幅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比肩同立的独特的风景画。

古时候,人们把长江的从九江至京口(镇江)一段,称为中江,而芜湖适得其处,故有中江之名;又说古有中江,东通太湖,西流长江,芜湖古地即在中江畔,因而称芜湖为中江,中江塔因此得名。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该处的小塔就成了长江、青弋江两江船只夜航的灯塔,也是船只进入芜湖的航标。

无为黄金塔(宋·国保)

无为黄金塔

黄金塔位于芜湖市市无为县城北郊西河之畔,宋咸平元年(公元年)僧登公开建,是安徽省年代最早的古塔建筑。黄金塔为阿拉伯风格的堡垒形建筑,实际为12个等边形砖塔,因为四围涂有一层金粉而得名。

根据文献记载和古建筑学家的勘察鉴定,黄金塔建于宋咸平元年即公元年,为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古塔黄金塔建筑。

北宋早期,无为县境内佛教兴盛,僧侣众多,遂在汰水边(现西河)辟地建寺,称南汰寺,后又在寺中建塔,即黄金塔,形成规模宏大的佛教建筑群,但由于时代变迁,战争毁坏,南汰寺与黄金塔也迭经动乱,从兴到衰,后只剩下一个古塔。

明清以来,曾先后于洪武、隆庆、万历、康熙、乾隆等年间整修,才使得古塔安然无恙。

清末至建国以后,由于年久失修,塔体下层砖石剥落,塔的损毁开裂,草木丛生。

繁昌马仁寺塔

芜湖繁昌

马仁寺石塔,或简称马仁石塔,位于芜湖市繁昌县马仁奇峰风景区(长江南岸),坐落在马仁寺外的竹林里。为当代新立佛塔。塔六角七级,密檐式。详情待考。

马仁寺坐落在自然风光绝佳,人文蕴藏丰厚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马仁山。为大德高士王翀霄于唐贞元十一年(公元年)所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与建于宋代的乌霞寺(又称乌霞洞,处于马仁山龙首峰南)遥遥相对,素有“南洞北寺”之称。

马仁寺千佛塔

马仁寺千佛塔

千佛塔,位于马仁寺前,亦为近年所立,塔为铁制,上铸千佛像。

繁昌板子矶黄公阁

板子矶黄公阁

年代:清嘉庆年间;

形制特点:方形楼阁式砖塔;

现状:顶层已残,县保

板子矶孤阜临江,入夏四面皆水,石级由矶后盘旋而上。翠竹丛中有古阁(塔),名“黄公阁”,为清嘉庆年间知县洪占鳌纪念抗清英雄黄得功,在板子矶畔所建,并立纪念碑一块,记载了黄得功英雄而悲壮的一生。

关于黄公

据《明史黄得公传》载,公元年,明弘光帝逃到驻守狄港之黄得公军中,欲渡江逃遁。清军一路追杀截其后路,抗清明将黄得公力保南明弘光帝,率舟与清军戮战板子矶下。鏖战中,得公被冷箭射中左喉战死舟中。清代嘉庆年间知府洪占鳌为纪念抗清英雄而建黄公阁。黄公阁旁有明代建造的鹊起庵、百子寺及历代修建的石栏碑记。

被青藤包裹的明代的黄公阁与老银杏树

黄公阁前古银杏树

繁昌板子矶镇风塔(明·残塔)

板子矶镇风塔

年代:明万历四十年;

形制特点:六面七级楼阁式砖塔;

现状:残存两层

板子矶镇风塔,现也称明塔,位于芜湖市繁昌县城西北二十五公里荻港镇江中板子矶顶。

塔为明万历四十年知县邓一儒为镇魔降妖建造。塔系青砖砌成,原为六面七级(一说五级)楼阁式,现存最底下两层,共四门三额,残高9.6米。塔中间开裂。“砥柱大观”残毁厉害,上面长满枯草和藤蔓。登塔楼梯狭窄陡峭,塔二层上墙上有一些浮屠砖雕。现存三额:一曰砥柱大观,一曰天峰耸秀,一曰学海回澜。内部雕塑主要为佛教人物,集科学、宗教和艺术价值于一身。

关于板子矶

又名鹊起矶,人称“长江二十四矶之首”,《中国名胜词典》称它“惊险异常,为大江上下之要害,古来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板子矶兀立江中,既有嵯峨巨石,又得汹涌江流,古塔、碑碣、炮台、土垒掩映于修竹银杏之中,真是山水相依,人文悠然。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板子矶

南陵文风塔(宋·已毁)

南陵文风塔

年代:宋哲宗元祐年间;

形制特点:六面七层楼阁式砖塔,高米;

现状:年拆毁

文风塔,原立于芜湖市南陵县城关市桥河西岸。为宋代古塔,于年拆毁。

 相关资料

这座古代南陵地标式建筑与蒲桥铺却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南陵民间传说,此塔是三里店河西王家独建,王氏名孟,字希圣,别号前溪,是宦富之后,孟公克勤克俭,铢集寸累,家道大振,资甲乡闾。王氏族谱记载,孟性好急公乐善,修桥修路,修筑城墙及迁建文庙等,无不出资以助,并独资修“文风塔”,以壮形势,而镇文风。

南陵文风塔史志

明万历十一年()又修葺一次,并加嵌立“风节擎空”与前碑同等大小之横石碑于塔之第二层东面,为当时知县沈尧中书,至拆塔时都仍然字清迹显。自明万历十一年后塔再无修葺,文风塔的第一层东北一角有崩塌之处,第五层有一角圮坍三分之一,塔身望之则向东北倾斜,有倒塌之虑,于年4月被拆除。

南陵文星阁

文星阁,俗称魁星阁,为南陵胜景之一。清乾隆四十七年()乡绅捐资建造。基深一点七米,桩石巩固,高十八点三米,共三层,上下各六柱,每面宽六点七米,崇构插霄,雕甍映日。咸丰十年(),阁毁于兵火。光绪八年(),邑人徐文达擢两淮盐运使募捐银一千五百两重修。年5月21日被拆除。

芜湖八面佛塔(清·待考)

八面佛塔

年代:清同治九年();

形制特点:八面单檐幢式石塔;

现状:待考

八面佛塔,位于芜湖市芜湖县西河古镇下街河湾处。

塔于清同治九年()建,为当地百姓祈求神灵保佑汛期平安而筑。有顶、身、座三部分,高约两米,底座方形,顶盖八角翘檐,亭身为八面棱石柱,均刻有如来佛像,俗称八面佛。西河古镇依圩堤而建,蜿蜒曲折,有青石长街,两旁皆为店铺。

安微古塔老照片安徽古塔遗名录安徽古塔分类一(按地市级行政区划索引)合肥芜湖蚌埠淮南马鞍山淮北铜陵安徽古塔分类二隋前塔唐五代塔皖宋塔元塔皖明塔皖清塔民国塔皖当代塔皖已毁塔皖经幢皖塔林塔群七佛塔双塔三塔皖当代仿古皖重建塔皖待考塔皖国保塔皖省保塔

安徽古塔分类三

亭阁式塔皖楼阁式塔仿楼阁式密檐式塔宝箧印经式塔皖砖塔皖石塔木塔皖铜塔银塔金塔幢式石塔皖当代佛塔皖残塔蚌埠古塔总目

市区

安徽蚌埠望淮塔(当代)

五河塔

安徽五河东城门宝塔(清·已毁)合肥古塔总目

区塔

安徽合肥城隍庙塔(明当代)安徽合肥徽园振风塔(当代仿古)

肥东塔

安徽肥东振湖塔(清·省保)

肥西塔

安徽肥西西庐寺塔(当代)

庐江塔

安徽庐江白云寺卧佛塔(当代)

巢湖塔

安徽巢湖姥山文峰塔(明·省保)安徽巢湖龟山塔(明·县保)安徽巢湖相隐寺塔林(待考)安徽巢湖鼓山塔(当代·待考)芜湖古塔总目

市区塔

安徽芜湖褐山广济寺塔(宋·省保)安徽芜湖褐山文峰塔(当代?待考)安徽芜湖中江塔(明·省保)安徽芜湖三圣寺塔(当代)

芜湖县

安徽芜湖珩琅古塔(南宋·省保)安徽芜湖八面佛塔(清·待考)

南陵塔

安徽南陵文风塔(宋·已毁)

繁昌塔

安徽繁昌板子矶镇风塔(明·残塔)安徽繁昌板子矶黄公塔(清·县保)安徽繁昌马仁寺塔(当代·两座)

无为塔

安徽无为黄金塔(宋·国保)安徽无为严桥镇沈斌塔(当代仿古)淮南古塔总目

市区塔

安徽淮南世界和平吉祥塔(当代)安徽淮南白塔寺塔(当代·待考)

凤台塔

安徽凤台茅仙洞道士塔(清·待考)马鞍山古塔总目

市区无

当涂塔

安徽当涂黄山塔(南朝宋·省保)安徽当涂金柱塔(明·省保)安徽当涂凌云塔(明·当代重建)

含山塔

安徽含山褒禅寺塔(石塔毁·当代)

和县塔

安徽和县文昌塔(明·市保)安徽和县万寿塔(南宋·省保)安徽和县昭明塔状元塔(宋明两座·已毁)淮北无塔铜陵古塔一篇安徽铜陵晃灵山墓塔群(清·待考)附录:凤凰山万松寺当代佛塔(两座·待考)

?蚌埠范原创整编,转载注明出处

商务洽谈加







































北京中医医院看白癜风
白癜风治疗方法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jt/8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