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汉墓博物馆位于巢城东郊放王岗上,距市中心只有1公里,东邻旗山、鼓山,西迎巢湖。沿市区主干道健康路直行,便来到放王岗脚下,只见汉墓博物馆气势恢宏地立在岗上。
目前对外开放的汉墓专题馆基本陈列由“巢湖放王岗汉墓原址”、“巢湖汉墓出土文物精华”两部分组成,展示的文物都是从巢湖北山头和放王岗汉墓出土。透过这些文物,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巢湖地域灿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千年汉墓现世,墓主身份成谜“放王岗是一座南北走向的低矮山岗。
为什么叫放王岗?
据《尚书》记载:“成汤伐桀,放于南巢。”
据说,夏桀死后葬于此岗,因桀是被放逐之王,
故称放王岗。
夏桀是否墓葬于此,至今不得而知。
但是,经年文物勘探查明,
放王岗上有7座封土较高的汉墓,
它们南北向一字排列在岗上。
而封土较高则证明这些汉墓主人身份不一般。
年,放王岗发掘其中一座西汉古墓,墓主叫吕柯。
“在“放王岗汉墓原址”展厅里,吕柯墓一览无遗。
该墓为土坑竖穴木椁墓,墓坑口东西长9.2米,
南北宽7米,带斜坡墓道。双椁重棺。
棺内人体骨骼痕迹清晰可见。
据工作人员介绍,墓室结构大致是按照
墓主人生前所住房屋的结构来设计建造的。
出土各类珍贵文物件,其中铜器件,
漆木器余件,以及玉、铁、滑石、铅锡器等。
此外还出土有栗、枣和植物种子等。
如何发现的这座墓:这座墓的发现纯属偶然。年6月,当时的巢湖市东亚粮机厂要兴建住宅楼,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它。当时,省市考古专家立即抢救性地清理发掘了这座汉墓。
当时,吕柯墓的成功发掘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根据出土器物组合、造型风格和20枚五铢钱推断,墓葬时代应在西汉武帝或稍晚的汉昭帝、汉宣帝时期。棺内随葬一枚刻有“吕柯之印”的玉质印章。根据这一印章,专家推知这座墓的主人叫吕柯,但其人查史无考。根据其棺椁结构、随葬五鼎等情况综合判断,吕柯应为大夫一级的高级官吏,但他的真实身份仍是一个待解的谜。
馆藏丰富,多为不可多得的珍品与“放王岗汉墓原址”并列的展厅是“巢湖汉墓出土文物精华”。这里馆藏丰富,文物都是放王岗墓和北山头一号墓出土的精品。其中有一级文物39件,二级文物35件,三级文物77件。国宝级文物有鎏金铜朱雀、玉卮、龙形玉佩、玉带钩等。
放王岗墓出土的文物精品中,有一柄从吕柯墓出土的利剑,锋利不减当年。它在出土时,就被实验过,仍能划破叠在一起的16张报纸。最值得一看的当数镇馆之宝——鎏金铜朱雀。朱雀两足直立于四瓣形花朵上,昂首翘尾作展翅欲飞状。表面鎏金,造型优美,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而北山头墓出土文物更是价值连城。展厅里展出的“朱雀衔环踏虎双翼玉樽”和“带盖朱雀玉樽”,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卮和小卮,它们是配套使用的。目前在全国的考古发现中仅出现过三件(套),一件是在徐州狮子山汉代楚王墓出土,另一件是广州南越王汉墓出土,而北山头墓出土的玉樽是目前所发现的三件(套)玉樽中,雕工最精美、工艺最复杂、尺寸最大的一件,可见墓主的王族身份。
北山头一号墓出土文物的铭文,也反映了这是一座王族墓葬,很多出土器物上都有“大官”“东宫”这样的宫廷机构名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银盘底部刻有“乘舆”二字。乘舆既是指皇帝的车马器械等用具,同时又是皇帝的代称。它的发现表明该银盘是皇帝的御用之物。北山头一号墓中还出土了一枚印文为“曲阳君胤”的玉印,但是它的主人是谁目前尚无考证。据参加过北山头和放王岗墓现场发掘的考古专家钱玉春介绍,北山头墓是战国时期的王族墓葬,而放王岗则是西汉时期的贵族墓葬。
“年、年相继发现了
放王岗一号墓和北山头一号墓后,
为寻找历史上的“古巢国”提供了依据,
此后当地的文物工作者处处留意这方面的线索,
终于在年一个偶然的机会,
在巢湖岸边发现了塘咀水下遗址,
证实了历史上“陷巢州,涨庐州”的传说。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jt/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