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年底-年初写过一篇文章,就是让大家不要再在三四线买房投资,买房即是接盘。
结果年苏北浙江猛涨一波,苏北城市如盐城、淮安,涨幅尤甚,直接翻倍,我被啪啪打脸。
但是结果终究会来的,我依然维持我的观点。年买的房子,今年应该还没有交房,年怕是跑不掉了,捂在手上大概率。
年的三四线不限购不限贷,造成的结果就是:土地价格暴涨,房价暴涨,地方ZF赚的盆满钵满,三四线原本不好的地方债务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所以,大家应该动脑子想想,为什么住建部并没有问责这些暴涨的三四线呢,任由其暴涨,三四线的基本面很好还是三四线人民很有钱?还是三四线的产业很高端,远远强于一二线?
尤其是镇江,债务问题连土地财政都救不了,我有几个外地的粉丝,跨省问我镇江能不能买,据说是你们江苏的洼地。镇江现在已经通过全国房产大V带货,我不知道镇江的佣金到底有多高,引得全国房媒竞折腰。
镇江如巢湖被拆解才是唯一正确出路,可惜的是合肥做得南京却做不得。
各大开发商,如中海、万科等也顺带在三四线赚了一笔,以弥补严格限购的一二线赔本赚吆喝或者微利的情况;顺带说一嘴,类似金茂这些企业每次都是慢半拍,人家赚完了他进去高位接盘,不管是当年的河西高价地还是现在盐城的高价地,可能央企资金便宜,血厚任性。
但我料定今年这些高价盘在三四线城市的销售将愈发艰难,三四线城市将会非常冷。
当然,三四线部分聪明的民众也皆大欢喜,手上的存货高价出了一波,借此换仓上海、南京、合肥等一、二线城市。
我们投资的逻辑是什么?不是刀口上添血,而是规避风险,维持好确定性的收益。
在如此严格控制炒房利润空间的大背景下,各个渠道资金都紧张的情况下,房贷利率超6%,加bp的情况下,一旦深度回调,三四线的房产极大可能就是万劫不复,弄不好一地鸡毛,持续下跌数年不见底。
没错,我指的就是盐城、淮安、宿迁、泰州等城市,我最近没有去三四线调研,但不出意外,现在的市场温度已经很低了,新盘的销售应该开始变得艰难。(有粉丝有信息的可以和分享)
今后的几年,买房很难有超额的利润空间,应该在很多人之间逐渐达成共识。我们应该做的是持有优质城市的优质资产,这种确定性的资产在今后的十几二十年里,还是会有一个稳步增涨。
就如同南京的地价一下,每年都会稳步上调,收益都是相对明确的,如同存定期存款买国债一样。
当然,你资金量大,也可以打新股获得相对超额的收益,比如八成首付摇江北核心区。
今后的买房,一定是买优质城市优质地段的优质资产,三优产品。
说完三四线和大的逻辑,我再说说南京的非核心地块,还是拿麒麟举例子。昨天我提了一下麒麟,被老南京DISS了。
老南京不过江这个梗说了很多年了,包含老南京只认新街口,老南京只爱老城南等,出了中华门就是渣渣,东富西贵月牙湖收益率全南京杠杠的等,总体来讲,总结来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老南京的投资史就是个笑话。买房很简单的一条:就是跟着规划走,跟着资金走,跟着政策走,跟着城市发展的主旋律走,不要有政治的大坑。
我们拿河西举例子,执政者谁不小心进去了,下一任还是会发展这个地方,江北核心区也是,因为他们是既定的城市主中心,拥江发展是既定的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不会变。
拥江发展是主旋律:黄浦江之于上海、钱塘江之于杭州、长江之于武汉、长江-嘉陵江之于重庆、赣江之于南昌、湘江之于长沙、珠江之于广州都一样。
但小区域就不一样了。比如紫东和麒麟,很可能执政者走了,这地方就不是重点了;如果执政者走了郑智错误的路线,那这个地方可能就是一蹶不振,比如麒麟。
紫东还好一点,毕竟顶着个宁镇扬一体化的大帽子,后面如果资金到位,无非是时间长短问题。
但麒麟由于季挖挖的问题,谁都不敢碰这个雷,这也就是麒麟为什么在挖挖时代起点很高,以后一路下滑,连个有轨电车都搞了若干年。
规划的定位下降就更不谈了,很多产业用地都逐渐调为了居住,产业不敢来也不会来。现在省市层面很清楚,江宁、建业、江北新区才是产业重点,产业=就业=购买力=欣欣向荣的房价。
这也是为什么麒麟一直不好卖,很多靠分销。至今连个八成首付的盘都没有,除了仁恒靠自身品牌收割了一批粉。
说到底,麒麟头上的帽子摘不了,可能说猪下水言重了点,但是也就比青龙山国际生态新城好点。
发展的好点,可能还能吸引一些中产,要是发展的不好,可以跟青龙山国际生态新城双剑合璧,成为南京的第二个桥北。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不加图了,干货看的快。
盐渎之剑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zx/9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