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巢湖市 >> 巢湖市咨询 >> 正文 >> 正文

柘皋民俗ldquo过太平桥rdqu

来源:巢湖市 时间:2021-2-28

?

俗话说:“家隔三五里,各处一乡风。”巢湖北乡的元宵节,与别处是不一样的。巢北的元宵节,叫做小年,严格的来说,它从正月十三算起,一直到十六。期间,除了与外界雷同的玩龙灯、划旱船,还有以下特点。

正月十三,早上吃粑粑,老年人称为“塞田漏子”,吃了粑粑,来年稻田不漏水;晚上吃油炒饭,称作“沙秧根”,吃了油炒饭,土壤松软像炒饭一样好栽秧。这种习俗像,与巢北独特的夏至节类似,带着显著的农业文明痕迹。它们充分说明,节日属于老百姓生产实践中的创造的产物。

正月十四晚上和除夕相同,正而八经地吃年夜饭,正月十五早上则像大年初一,可劲地放鞭炮——即“开大门”。不同在于,初一早餐是面条、五香蛋,十五早上吃的是元宵。

正月十六也很特殊,这一天,是柘皋民间“过太平桥”的日子。“过太平桥”流传了许多年,夸张的说法有六百多年。巢湖的古代方志记载:“十六夜,妇女相率渡桥,击瓦缶,如妖祥压胜故事。”就此来看,“过太平桥”习俗,相当有历史渊源。

“过太平桥”的核心场地在镇中玉兰桥。相传此桥缘起于朱元璋历险记,原名“遇难桥”。后来雅化。不过传说终究是传说,虽有口碑指其建于洪武二年,但没有确切的记录表明它与朱元璋本人有关联。

方志有云:“明弘治十七年修,正统间知县刘汇重修,嘉靖三十四年大水冲颓,隆庆六年,知县柳应候命罗汉寺僧圆还募众重修。”语焉不详。“弘治十七年修”一语中之“修”字,如果是修建而不是重修的话,“遇难”云云更是无稽之谈。正月十六日暮开始,当地百姓不约而同带个“淘气罐子”来到桥上掼掉,并且不走回头路,以示掼掉旧年晦气、与不愉快的往事挥手再见,祈愿新年新气象,讲究的还会点香、鸣炮。

“过太平桥”,是巢县区域独一无二的民间文化活动,属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该民俗,对推动乡土文化在传承中进步在发展中传承、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切合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所以,应该将“过太平桥”与小年的各项传统习俗加以统筹,形成地域文化品牌,为地方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最忆是巢州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zx/7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