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巢湖市 >> 巢湖市咨询 >> 正文 >> 正文

假如我是一只鸟

来源:巢湖市 时间:2018-4-20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你爱庐江吗?

爱!当然爱!

如果有一天,有人问你

庐江有多大面积

庐江为什么是矿业大县

庐江资源到底有多丰富

你能回答得上来吗?

……

回答不出来的人

应该不在少数吧……

从今天开始,爱家乡

从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开始

庐江到底有多大?

至年底

庐江县幅员面积为.7平方公里!

庐江为什么是矿业大县?

站在庐江的某一座山或某一块平地上,脚下三四百米到一两千米的地方,可能深埋着黄金、铁、矾、钒、铜等多种矿藏。

庐江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多矿种资源集中区,主要集中在庐江南部,包括龙桥、矾山、泥河、罗河4个镇。

资源种类、数量、储量、规模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素有“地下聚宝盆”之称,全县目前已探明矿藏33种,以铁、铜、铅、锌、硫铁矿为主。

铁矿探明储量12亿吨,远景储量20亿吨,铜矿储量吨,相当于3个铜陵的矿藏,铅锌量32.6万吨,居全省首位,钒金属量万吨,主要伴生于罗河铁矿和泥河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三,明矾石储量1.3亿吨,居全国第二,高岭土探明储量万吨,远景储量1亿吨等。目前庐江全县矿产企业21家,规模较大的有13家。

庐江还有哪些资源比较丰富?

生物资源丰富!

庐江县境内野生动物达两百多种。

野生植物中,浮游植物有藻类7门33属,

水生植物26种,分属17科。

庐江地质地貌有哪些特征?

庐江县境内大部属淮阳山字型前弧东翼部份,有郯庐断裂带经过。地层有南北两相之分。城北丘阜区出露有上元古界到中生界较全的沉积岩系;砖桥丘陵区拥有庐枞盆地广泛的火山岩系堆积;县境西部柯坦、浮祥山一带,隐伏着下元古界变质岩系。

庐江县西部属大别山余脉,地形为西南高、东北低。东挟黄(陂)、白(湖)二湖、北襟巢湖,圩畈相连;中多丘阜,纵横起伏,冲塝相间。海拔最高为境西的牛王寨,高米;最低为境北同大圩的同大浦,高5.8米。庐江县总面积(含巢湖水域)中,山区、低山区面积平方公里,丘陵区平方公里,圩区平方公里,湖泊平方公里,大体是山、圩各两分,一水五丘陵。

庐江有哪些山?冶父山

冶父山风景区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与人文胜景为特色的山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是安徽省十大名山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处于安徽省“两山一湖”(九华山、巢湖、黄山)黄金旅游线上。景区由三百六十四峰组成。

牛王寨

又名刘王寨。位于庐江县柯坦、汤池镇交界处的马槽山顶,系大别山余脉,为全县最高的山峰,海拔米。相传汉高祖刘邦于楚汉之争时,在此发生过多次战斗。刘邦建立汉朝后,为寻找退隐的留侯张良,御驾躬请张良复出,曾沿着“高皇岭”,从代庄小寨门上山,兵马驻扎在刘王寨上,至今刘王寨遗址尚存。

金牛山

位于庐江县城北的金牛镇,东南处,距县城40余华里,北有三河,南有丘陵,西锁金牛镇,东连打鼓山,山势险要,是大别山根据地通往巢湖地区的陆路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境内的金牛镇是个千年古镇,金牛镇,又名安城,始建于三国时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太平天国在此留下众多的古迹,是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

凤台山

位于庐江县泥河镇境内,五峰簇居,中峰像一座平台,旧传有凤凰聚集其上,故名“凤台”。山之东隅有南宋所建的风台庵,地处林壑深处,景色秀丽,每逢中秋,县内名流文人咸集于此。中秋月夜,月涌黄陂,粼粼波光映着满月,华光四射,湖水橙红,形成天上有月、湖中有月的奇景。

白石山

位于巢湖南岸庐江县白山镇,海拔米高,与巢湖岸边的袁家山遥遥相对。象雄师高踞的白石山,古木参天,茂竹修长,掩映在半山腰的晴雪寺古色古香,,更有望湖亭、仙女池、十八塔、钓鱼台等诱人景点,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白石天河象一条弯弯曲曲的白玉带依傍、护卫着白山大地。

岱鳌山

位于庐江县城南20公里处。1条东南走向的山脉从中突兀而起,9座山峰对着大凹口,逶迤蜿蜒,山势削断,岩峭如壁。岱鳌山的美,在于峰奇石怪,方圆30里,如山石盆景园,有“皖中小桂林”之美誉,初到岱鳌山的人,无一不被这里的山水秀色醉倒。

东顾山

位于城东新区,各类建筑物像春笋般拔地而起,高楼林立,相互呼应,各具特色。东顾山环山公园,就像一个璀璨的明珠,点缀着城东的繁荣,规划面积高达亩,是庐城最大的“山体公园”,以绿化、健身、休闲兼具的综合性公园。

庐江有哪些湖?黄陂湖

“黄陂夏莲”是庐江八景之一。在庐江县城东南7公里,湖域面积27平方公里。汇县河、黄泥河、瓦洋河、沙溪河之水夹带大量流沙流入湖内,日久天长,湖底平浅,水位不高,每值夏季,湖水由于日光蒸发,黄沙凝沉,水面澄清,莲花一片,竞相争艳,互为吐香,“罗敷”翩翩,渔歌阵阵。

青山湖

又名张院水库,位于店桥乡。年兴建,年7月竣工蓄水运行,湖水面积15.25平方公里,最大淹没水面积2.3平方公里。青山湖三面环山,湖光波影,山色空蒙,鱼游水清,如烟似梦;湖岸青山,层峦叠嶂,古迹颇多。黄山寨、观音洞、见子庙、莲屏庵、白云庵等景点,连成一片,开发湖上垂钓、游艇、画舫、娱乐、休闲,是旅游休闲的佳地。

龙池湖

又名虎洞水库,位于柯坦镇1公里处,湖面波光粼粼,浮光耀金,山鸟低飞,鱼游水清。湖旁古迹遗址颇多,龙池、观音洞、甘泉寺、高皇岭、狮子楼、张飞岭等景点,与正在开发的游艇、垂钓、养殖、休闲娱乐中心和汤池旅游区连成一片,成为人们旅游观光、度假的好处所。

金汤湖

又名金汤水库,在汤池镇2公里处,年动工兴建,总库容万立方米。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池湖水碧如蓝。湖堤对面是虎形山,宛如一只雄壮的猛虎,卧伏在那里,将金汤湖分割成两个湖汊,湖面碧波荡漾,怡静美丽,湖上建起水上游乐园,游客前去游览不绝。

说到庐江,

我们被它的人文气息所吸引,

但是它的发展却让人不敢忽视!

过去五年,

庐江县大力发展,

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成绩单。

未来五年、十年、十五年,

庐江更是全方位发狠力,撸起袖子加油干!

不信你看

↓↓↓

今年1月底的时候,合肥市政府正式批复了关于《庐江县城总体规划(-年)》的规划。最新规划中提到庐江城市性质为:合肥市副中心城区;庐江县政治经济中心;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城乡统筹的新典范。

合肥副中心城区!

厉害了!大庐江!

年的庐江会很不一样!

现在晓月就带大家来瞧瞧,

咱们庐江县的实力所在!

▼▼▼

庐江县,温泉之乡、矿业大县

庐江县是周瑜故里、温泉之乡、矿业大县。拥有人口万,是合肥“南大门”,也是合肥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32亿元,全省排名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5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7.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庐江素有“地下聚宝盆”之称,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多矿种资源集中区,主要集中在庐江南部,包括龙桥、矾山、泥河、罗河4个镇。

资源种类、数量、储量、规模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全县目前已探明矿藏33种,其中铅、锌矿储量居全省首位,明矾石储量位于全国第二,并被中矿联授予“中国温泉之乡”称号,其中汤池温泉涌量、水温、化学成份稳定,被赞誉为华东第一泉。

庐江县,年大建设

合安高铁庐江西站建设准备中

合安高铁庐江西站建设准备正按计划推进之中,到4月底,征收房屋将全部拆除,场地将正式交给施工方。不久的将来,一座00平方米的大型高铁站将拔地而起!

合安高铁是安徽首条控股建设的高速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规划京港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安高铁自新合肥西站引出,经肥西、舒城、庐江、桐城、怀宁等市县,终至新安庆西站。预计年建成通车。

汤池大道全面动工,直达汤池温泉度假区

据了解,汤池大道总投资20亿元,汤池大道(郭河至汤池段)是庐江县-重点交通建设工程之一,是连接外地通往汤池景区的重要通道。

▲(网络图片)

建成后,去往汤池旅游的市民可从合安高速匝道下来取道汤池大道。汤池大道北起S合铜路,与合安高速相交互通,向南直达汤池国际温泉度假区,全线双向6车道,是庐江县最为重要的东西向大通道。

S4号线暂时定位为庐江市域线

合肥市至庐江轨道交通项目已被列入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远期的S4号线暂时定位为庐江市域线,该线路全长56.7km,最南端起于庐江的庐城南站,向北进入滨湖新区。不过由于该线路离建设尚早,因此具体的方案还得进一步细化完善,而机场线也进入了新一轮的谋划中。

多条规划中的市域线逐步变清晰

▲(网络图片)

早在年,合肥曾首次公开提出远景规划5条市域轨道线路。根据当时的规划方案,5条市域轨道线路将分别开往长丰、巢湖、庐江、六安方向,最终,几条线路汇聚在繁华大道以南、徽州大道以东的城际南站,与高铁南站毗邻。

轻轨1号线南延过三河和庐江

合肥市至庐江的轨道交通项目已被列入市县相关规划,该项目规划从合肥轻轨1号线南延,联系滨湖、三河、庐江城区、庐南循环经济示范区,兼顾通勤与环巢湖旅游出行。

庐江至巢湖、马鞍山即将开通城际高铁

今年,庐江-巢湖-马鞍山-扬州城际铁路大通道正在积极谋划推进中。巢湖-含山-和县-马鞍山城际铁路,线路长度69公里,性质是都市区城际线。

巢湖-含山-和县-马鞍山城际铁路有望继续向两头拉伸,一头对接庐江,而且未来还规划连接扬州,最终形成庐江-巢湖-马鞍山-扬州铁路大通道。

S巢庐路将延伸至桐城

在庐江和桐城之间,将添一条快速通道。S巢庐路(庐城至桐城段)项目,起点位于庐城镇接外环南路,经柯坦镇上跨舒庐干渠,东延至乐桥镇,向桐城方向,终点位于庐江与桐城交界处,路线全长20.3公里。庐江市民再到桐城会更方便了。

庐江将再建高速公路

近日,安徽省首个高速公路PPP项目在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招标,无为经过庐江到岳西将建高速公路。

根据国家公路网线位规划方案图,在安徽省境内的主要控制点有马鞍山、和县、含山、巢湖、无为、庐江、桐城和岳西。根据招标公告,无为至岳西段高速公路项目计划定于年10月开工建设,年10月建成通车。

庐江首个隧道正在建设

▲(via.魅力庐江网)

目前,柯坦镇虎洞景区“汤柯路”隧道贯通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本条隧道名叫白马岭隧道,工期预计23个月,是庐江首个隧道。隧道开通后,柯坦、汤池、万山三镇居民出行将更加便捷。

公共服务设施续建、新建

年计划实施项目38个,其中续建项目9个:续建体育中心,扩建职教中心,建成城北二小、城东小学、城西小学体育场及人防工程、城西公租房,新建惠民小学、盛桥中心小学和碧桂园幼儿园。

新建项目29个:开工建设青年公寓、人武部新营地,改造县会议中心;新建自来水二厂,建设原水管网27公里,供水管网25公里;开展城区易涝点整治,改造城西二站、城东站,新改建雨水管道4.2公里等。

2月9日从省旅游局获悉,

又一个荣誉称号赋予在庐江的名片上,

那就是新鲜出炉的安徽省旅游强县!

庐江县,旅游强县

庐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有天然的温泉资源,秀美的山水资源,独特的宗教资源,厚重的人文资源。

周瑜墓

周瑜墓位于庐江县城东侧。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将其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花寨省级森林公园

百花寨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庐江县汤池镇百花村境内,占地面积约亩。公园森林资源丰富,不仅亚热带次生阔叶林植被保存较好、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

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

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冶父山镇,距县城约9公里,庙宇、古迹遗存甚多,有"江北小九华"之称。

汤池温泉度假区

汤池温泉度假区位于汤池镇境内,有数处温泉。山青、水秀、湖美、瀑迭、花奇、树珍、石古、崖悬,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汤池风景名胜区”。

汤池国轩?温泉宫

国轩?温泉宫位于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是集影视拍摄、温泉养生、室内水上世界于一体的综合文化休闲、游乐项目。

庐江奎星楼

庐江奎星楼,江淮名楼,用以昭示本地文风之盛与为民祈福之宏愿,经历过“三毁四建”。新建成的奎星楼位于庐江县城东公园,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武壮公祠

武壮公祠位于庐江县城城中东路,是一栋坐南朝北的徽派建筑。

庐江县,名优特产

白云春毫

白云春毫,产自庐江县汤池镇。这里地处大别山余脉,有上千年的茶树栽培历史,出产的茶叶香气浓郁、风味独特,品尝之后能养精提神,历来为人们称道。

杨柳荸荠

荸荠外观表皮红润,肉质白嫩、口味甘甜。优质荸荠已获国家绿色食品使用标志。

庐江米饺

庐江米饺,以籼米粉制成饺皮,猪五花肉及调料制成馅心,成饺后油炸而成。色泽金黄,外皮微酥脆、馅味鲜美,已有近百年制作历史。

黄陂湖河蟹

黄陂湖水养出来的河蟹,壳青、肚白、个大,膏腴、黄满、味美。黄陂湖河蟹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芹芽

芹芽,洁白如玉,鲜嫩清香美味,属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并具有清热解毒、降压消肿等功效,所以备受消费者青睐。

花香藕

花香藕由于早熟,避开了病虫害侵袭,莲藕晶莹剔透、洁白无瑕、脆嫩可口,一般在每年6月份开始上市。

让我们将拭目以待!

相信庐江县定会打造出

合肥南部副中心的一片繁荣!

作为庐江人,你知道庐江县的历史沿革吗?

今天小编来给您说道说道

↓↓↓

远古时期,这里居住着蛮夷民族。夏、商、西周时期,为古舒国地(都今城池埂)。古舒国据《春秋》僖公三年(前年)“徐人灭(取)舒。”杜预注:“舒国,即今庐江舒县。”废舒为邑,后属楚国。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年)楚亡,舒邑舒属九江郡(治寿春邑,今寿县城关镇),今境内无设置。

汉王元年(前年)四月,九江郡属英布九江国(都六,今六安市城北乡张巷村)九江郡。高祖五年(前年),改属英布淮南国(仍都六)九江郡(仍治寿春)。十一年七月,九江郡属汉,今境内设舒县(治今陈埠乡城池村池埂),属之。十月庚午,九江郡改属刘长淮南国(改都寿春邑)。文帝七年(前年),九江郡归汉。十二年,改属刘喜的淮南国(仍都寿春邑)。十六年四月丙寅,改九江郡为刘安的淮南国(仍都寿春邑)。

元狩元年(前年),淮南国除为九江郡(仍治寿春邑)。二年七月壬子,撤销江南庐江郡,分衡山郡东部及九江郡南部地区组建江北庐江郡(治舒县),属之。元封五年(前年)四月,庐江郡改属扬州刺史部。

[附王莽新朝]

王莽篡汉,改舒县为昆乡(今庐江县矾山,古为昆山)。

复名舒县(仍治今陈埠乡城池村池埂),属扬州(先后治历阳、寿春)庐江郡(治舒)。建安四年(年)庐江郡治迁皖城(今潜山县梅城镇)。五年,曹操迁扬州治于合肥。十九年,庐江郡一分为二,曹魏(庐江郡)改治阳泉(今霍邱县临水镇),东吴(庐江郡)仍治皖城(今潜山县梅城镇)。舒县属东吴庐江郡。

延康元年(年)十月,曹魏代汉,撤销舒县,地先后分属吴、魏扬州庐江郡,后属魏扬州庐江郡,境内无设置。

咸熙二年(年)十二月,西晋代魏,恢复舒县,改治今舒城县城关镇,属扬州(治合肥)庐江郡(治舒县)。

今县境仍属舒县,属扬州(改治建康,今南京市)庐江郡。咸和四年(年),庐江郡改治阳泉(今霍山县临水镇),余仍之。孝武间(~年),废阳泉县,庐江郡改治灊县(今霍山县上元街村)。义熙九年(年)“土断”,扬州退出江淮地区,庐江郡割属豫州,庐江郡复治舒县。

元熙二年(年)六月丁卯,刘宋代晋,今县境仍属舒县。

秦始二年(年)九月,庐江郡改属西豫州(治睢阳),今县境改设灊县(改治今城关镇1公里)、始新2个县。

升明三年(年)四月,萧齐代刘宋,今县境仍设灊县(仍治今城关镇1公里)、始新2个县,属南豫州(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庐江郡。

梁天监末(年),改灊县为庐江县(仍治今城关镇1公里),增置湘州,庐江郡(均治庐江县)增析南、北始新县。庐江县名始此。

太清三年(年)入东魏,仍为庐江郡,改庐江县为灊县(仍治今城关镇1公里),改属合州(治汝阴,今合肥市)。

武定八年(年),今县境属北齐,仍旧制,设灊县(仍治今城关镇1公里)、南始新、北始新县,属合州(治汝阴,今合肥市)庐江郡(治灊县)。

太建五年(年)五月,伐北齐。五月甲辰,收复庐江郡(改灊县为庐江县,仍治今城关镇1公里),仅设庐江一个县,属合州(治汝阴,今合肥市)。

太建十年(年)十二月乙亥,入北周,仍设庐江县(仍治今城关镇1公里),属合州(仍治汝阴,今合肥市)庐江郡(治庐江县)。

开皇三年(年),废庐江郡,改合州为庐州,复汝阴县为合肥县,庐江县(仍治今城关镇1公里),属庐州(治合肥)。自此,庐江县名沿用至今未变。

时庐江县疆域较大,东至长江,南至潜山,西至龙舒(今舒城县龙河口),北至鹊渚(今肥西县三河镇),凡数百里。后经两次大削疆,一是唐开元二十三年()析合肥、庐江地置舒城县;二是北宋熙宁三年()析庐江、巢县地设无为县。几经变析,到清朝,《光绪县志》载:“致今日之庐江,自东至西,自南至北,境界仅存百余里,大非昔日舒县之境地宽广矣。”

据陈诗《庐江疆域考》:民国二十年(),县境总面积为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初,县境总面积为平方公里。截止年,县境总面积为平方公里。

内容来源:《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

庐江的美,最美不过那些

山和水

庐江东临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南近黄金水道长江。其中巢湖湖面约60平方公里,属于庐江境内。还有西河、兆河等河流,属长江水系。那么庐江有哪些湖泊呢?有哪些湖光胜景可以让你流连忘返呢?

巢湖风光

位于治北35公里,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皖中著名的旅游胜地。庐江沿湖景点开发与居巢、合肥景点连接成串,相映生辉,宛如一面宝镜镶嵌在江淮大地,这也是旅游观光的重点景区。

黄陂湖

“黄陂夏莲”是庐江八景之一。在庐江县城东南7公里,湖域面积27平方公里。汇县河、黄泥河、瓦洋河、沙溪河之水夹带大量流沙流入湖内,日久天长,湖底平浅,水位不高,每值夏季,湖水由于日光蒸发,黄沙凝沉,水面澄清,莲花一片,竞相争艳,互为吐香,“罗敷”翩翩,渔歌阵阵。

青山湖又名张院水库,位于店桥乡。年兴建,年7月竣工蓄水运行,湖水面积15.25平方公里,最大淹没水面积2.3平方公里。青山湖三面环山,湖光波影,山色空蒙,鱼游水清,如烟似梦;湖岸青山,层峦叠嶂,古迹颇多。黄山寨、观音洞、见子庙、莲屏庵、白云庵等景点,连成一片,开发湖上垂钓、游艇、画舫、娱乐、休闲,是旅游休闲的佳地。

龙池湖

又名虎洞水库,位于柯坦镇1公里处,湖面波光粼粼,浮光耀金,山鸟低飞,鱼游水清。湖旁古迹遗址颇多,龙池、观音洞、甘泉寺、高皇岭、狮子楼、张飞岭等景点,与正在开发的游艇、垂钓、养殖、休闲娱乐中心和汤池旅游区连成一片,成为人们旅游观光、度假的好处所。

金汤湖

又名金汤水库,在汤池镇2公里处,年动工兴建,总库容万立方米。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池湖水碧如蓝。湖堤对面是虎形山,宛如一只雄壮的猛虎,卧伏在那里,将金汤湖分割成两个湖汊,湖面碧波荡漾,怡静美丽,湖上建起水上游乐园,游客前去游览不绝。

庐江历史悠久,风景名胜众多。古时就有以佛教驰名中外的“江北小九华”——冶父山,还有合肥第一高峰牛王寨。那么庐江到底有哪些知名的山峰呢?

冶父山

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庐江县城东10公里处,相传春秋时欧冶子为越王、楚王铸剑处,称欧峰,现存铸剑池遗迹。唐代改为“冶山”,宋初又改名为“铁冶山”,后来人称“冶父山”。

牛王寨

又名刘王寨。位于庐江县柯坦、汤池镇交界处的马槽山顶,系大别山余脉,为全县最高的山峰,海拔米。相传汉高祖刘邦于楚汉之争时,在此发生过多次战斗。刘邦建立汉朝后,为寻找退隐的留侯张良,御驾躬请张良复出,曾沿着“高皇岭”,从代庄小寨门上山,兵马驻扎在刘王寨上,至今刘王寨遗址尚存。

百花寨位于柯坦、汤池镇交界处,据传唐僖宗乾符二年()黄巢起义,女将柏文秀带领一支农民起义军,驻扎于此,扎寨为王,“百花寨”、“百花公主”因此得名。太平天国时,英王陈玉成妹妹陈银花,与捻军会合,驻扎牛王寨,与清军展开过一场激战,“十月捻军破百花寨,毙团练首领柏生采。”将清军赶至三河,大获全胜。

马槽山

距庐江县城西20千米有一连绵山脉,名叫马槽山,山的半腰有石槽,大者长7米,小者3米多,形自天成,槽旁有人马迹。相传曹操立寨其上,名金子寨,据志书记载:“金子寨,一曰天子寨,在马槽山,山势险峻,曹操常屯兵于此。”其高处名刘郎寨。而今人们统称汤池境内的山为马槽山,马槽山却有大马槽、小马槽之分。

老和尚包

高米,峰西麓荒草尖高米,地括汤池、万山、柯家坦、乐桥四个乡镇,南与桐城县交界。山上奇花异草野果遍布,古树参天,野生动物约20余种,中草药等野生植物资源丰富。也是“白云春毫”茶叶的生产基地。

金牛山

位于庐江县城北的金牛镇,东南处,距县城40余华里,北有三河,南有丘陵,西锁金牛镇,东连打鼓山,山势险要,是大别山根据地通往巢湖地区的陆路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境内的金牛镇是个千年古镇,金牛镇,又名安城,始建于三国时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太平天国在此留下众多的古迹,是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

凤台山

位于庐江县泥河镇境内,五峰簇居,中峰像一座平台,旧传有凤凰聚集其上,故名“凤台”。山之东隅有南宋所建的风台庵,地处林壑深处,景色秀丽,每逢中秋,县内名流文人咸集于此。中秋月夜,月涌黄陂,粼粼波光映着满月,华光四射,湖水橙红,形成天上有月、湖中有月的奇景。

鸭池山

位于安徽省庐江县城西边10公里左右,海拔高米。山巅有一石池,石池边鸭脚爪印迹清晰可辨。据传夜半常闻神鸭叫声,可能误此山巅石池为“天池”,或厌倦天池而来此石池游弋、戏耍。山之南隅有曹仙洞,山之西麓有灵迹(又称菱角)寺,毁于何年不祥。

闸山

高米,旧名黄铜山,又称睡佛山。山腰处有半山亭,建有18级台阶,名“丁香十八踏”,为明成化十八年(年)丁继仁所筑,亭基尚存。亭边石崖上有3处石刻:一为“半山亭”(横刻)3个大字;另两处为两篇短记文(竖刻),一篇中的很多字已模糊不清,另一篇字迹清晰,文为:“大明成化十八年创始,次年工毕。

白石山

位于巢湖南岸庐江县白山镇,海拔米高,与巢湖岸边的袁家山遥遥相对。象雄师高踞的白石山,古木参天,茂竹修长,掩映在半山腰的晴雪寺古色古香,,更有望湖亭、仙女池、十八塔、钓鱼台等诱人景点,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白石天河象一条弯弯曲曲的白玉带依傍、护卫着白山大地。

釜顶山

位于庐江矾山镇砖桥乡境内,座落在庐江、无为、枞阳三县交界处,海拔米,系庐江县境内的第二大高峰。釜顶山形如复釜。釜者,锅也。据传说,观音菩萨南巡时,在此歇息,并与众神起锅聚餐,至今山顶的大平台上,尚存留着一个近百平方米的形如锅状的凹坑。釜顶山由此而得名。

黄山寨

是安徽庐江县矾山镇东明村的一座名山,海拨米,它横亘于鲍店村的东方,像一道隔离天日的巨大屏障,又似一把摊开的大扇子。黄山寨到是纵横的沟涧,晴天石涧流水潺潺,泉水叮咚,雨天悬崖陡峭处,激流飞湍,瀑挂九天,沟涧、峰峦、壁涧,身藏老鹰奇洞、神猪戏兔、莲花险峰、龙王古井等四绝,通透着神奇和灵气。

岱鳌山

位于庐江县城南20公里处。1条东南走向的山脉从中突兀而起,9座山峰对着大凹口,逶迤蜿蜒,山势削断,岩峭如壁。岱鳌山的美,在于峰奇石怪,方圆30里,如山石盆景园,有“皖中小桂林”之美誉,初到岱鳌山的人,无一不被这里的山水秀色醉倒。

东顾山

位于城东新区,各类建筑物像春笋般拔地而起,高楼林立,相互呼应,各具特色。东顾山环山公园,就像一个璀璨的明珠,点缀着城东的繁荣,规划面积高达亩,是庐城最大的“山体公园”,以绿化、健身、休闲兼具的综合性公园。

(责编:叮咚)

——矾山坐落在庐江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大矾山、小矾山、天光山之麓,古时称崑山。山脉纵横庐江、枞阳、无为3县,方圆百余里。1千多年来的明矾石开采,奇特的山水风光、历史遗迹形成的名胜景观,是老祖先留给后人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唐代中宗年间,有班大宏、班二宏兄弟俩从江南逃荒来庐江,因生计无着,四处行乞。今小矾山有一石窿,村民称“叫化窿”,为兄弟俩乞讨栖身之所,现已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班氏兄弟偶尔讨得生食,便在洞外垒石为灶,煮食兼之取暖,灶石经火长久烧烤,从裂罅中流出晶莹剔透的液体,便凝固成光亮透明的“玉块”。班氏兄弟出于好奇以舌品尝,其味苦涩,投入水中须臾溶化,但见水质澄清,泥沙沉淀,竟有净水之妙用。兄弟俩喜得宝石奔走相告,消息很快在乡村传扬开来,附近村民农闲之余也纷纷前来小规模采石炼矾。在长期应用实践中,古人还摸索出明矾净水、染色、入药、镇痛等功能,矾山也因此而名扬天下。后人为纪念班氏兄弟发明冶炼明矾技术的功绩,尊其为明矾始祖“开山公”,并在“叫化窿”前建祠立庙,供奉为神灵。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从唐文宗开成三年(年)起,庐江矾山私人开采矿石炼制明矾,矾业开始兴盛。宋代,人们已经将明矾广泛应用于医药、净水、染织等方面,而且步入艺术殿堂,跻身工艺品行列,甚至影响了绘画技法。陆游在《入蜀记》里,就有以明矾制作假山的精彩文字描述。米芾在《画史》里说,北宋画家把山水画中以某种笔法画出的山顶上一种石块称为“矾头”。《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年,金灭北宋,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继位为宋高宗建立南宋,保有淮河以南半壁江山,北方矾矿业从此一蹶不振。当时南宋掌有韶州的岭水、信州的铅山、无为的崑山三大矾场,独崑山矾场为盛,明矾产量跃居南宋之首。13世纪后期,蒙古族统一中国建立了元朝,从元朝仅存的卷宗天历元年(年)的矾量记录看,在全国7处产矾区中,庐江矾矿业是元代唯一的高产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元代矾矿业独一无二的纳税大户。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庐江矾矿业的销售亦渐渐扩大。窑工们开始采用规模简单的协作劳动形式,扩大了矿业生产能力,一次采“一柯”能产9万多斤矿石。采掘仍用钢錾子,在矿石上凿一条大沟,然后用三五百个重达七八斤的木楔子将巨大的矿石挤开,每个“大柯”要用多个楔子。矾窑的容量增大到每窑装9万多斤矿石,烧7天7夜,用草5万多斤,要8个人分班操作。烧好后的明矾石用铁锤砸碎,堆放在草屋里,8个月中泼水七八次,再用3口大铁锅同时煎煮10小时左右,然后将矾汁倒出放大缸内沉淀结晶,5天后起矾,每次产矾约斤左右。用加盖厂家印记的竹篓装明矾,产地销售价纹银5钱左右一篓。明清时期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影响下,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商税和关税增加很快,明清政府对矾矿业的控制逐渐松弛,放弃了唐宋元以来相沿已久的专卖政策。

清光绪《庐江县志》载:清政府转而实行“领帖制”,“领帖输税,听窑户煎烧货卖。”即由业主纳税后自行组织生产,自行销售。由于矾窑、矾场由官方掌控专卖转向个体经营,庐江矾矿业迅速发展到千余户。一时间,矾窑、矾场用竹木架设,覆以茅草,夏蔽炎日,冬御严寒的采矿、煎矾厂篷,形成了矾山一道风景,矾窑、矾场从此被人称做“篷窑”、“篷场”。从清康熙四十年(年)至光绪年间,庐江矾山不仅矾产量位居全国之首,且质量上乘。来往客商赞日:“唯庐江出矾纯白,较浙江温州(平阳)所出者为最佳。”

但在矾山矿业史上,窑工的劳动条件十分落后艰苦。由于采矿缺乏安全措施,窑工们采用的是原始土法的攀崖打桩,用绳索把自己吊在石壁上,用铁锤开凿或地下穿穴打洞开采,不是桩松绳断坠崖,就是矿坑滑坡塌陷,人身伤亡事故屡见不鲜。至今在小矾山上仍保存着一处矿藏石质较好、但地势却险峻陡峭的“大照壁”。经省考古专家考证,为唐宋时期的采矿遗址,抬头可望见大照壁上松桩排排,古人采矿斧凿火烧遗迹清晰可见,此处不知上演过窑工们多少辛酸悲伤的故事。当年古人采矿削桩为钉,搓麻为绳,壁顶缘索而下悬于峭壁之上,打眼钉桩凿壁采矿,附近村庄的老人们称大照壁上一排排的木桩为“生死桩”。古代窑工采矿时,无论父子,各打各的桩,各系各的绳,唯恐出差错坠崖身亡留下终生悔恨。

煎矾工劳动环境也十分恶劣,他们在热浪翻滚的铁锅前,手持几十斤重的搅拌工具不断的搅动矾锅里沸水,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长年只能脚穿草鞋系布巾,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烫伤也司空见惯。解放后,矾工们自己当家作主,成立了地方国营工农矾矿。年以工农矾厂为主体联合48家私营窑户,成立了公私合营的庐江矾矿,机械化的采矿炼矾促进了矾矿经济发展,矾年产量高达2万多吨。该矿研制生产出的“大明珠”特级明矾,以它的明、净、透等特点享誉国内外。

——

矾山1千多年的开采和冶炼历史,形成了奇特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山形地貌和人文山水风光。留下唐宋以来的的古矿址、古洞穴、古坑道、古炼矾作坊20多处,地面地下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是老祖先给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来矾山游览观光、寻古探幽的游客络绎不绝。矾山镇人民政府已经认识到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抓住旅游经济机遇,打起了“矾文化”牌,并对大、小矾山的大量古矿遗址进行文物保护。目前,已申报经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该镇将着手对唐宋大照壁遗址、叫化窿、始祖开山公祠、小矾山古村落、观音庵等景点进行规划开发。不久,古老的矾山镇将成为一片旅游乐土,以她浓厚的地域矾文化特色,迎接八方游客来寻古观光。

文吴宇婕郭娅洪霖程堂义图储艳林

文图整理知行

庐江县矾山镇,千年矾都,自唐代就因盛产明矾著称于世,因矾得名,因矿成镇,迄今已有1多年历史,也因此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存。

八座圆柱形焙烧窑依然矗立

千年古道上的历史光阴

来到庐江县矾山镇,我们首先走进了矾山老街。这是一条从山脚向上曲折延伸至一座小山顶的街道,一条从唐代穿越时空绵延至今的老街。

“说起庐江采矾的历史,其实早在公元前11世纪,庐江矾山地区的先民就发现了明矾石,但是由于缺乏史料记载,所以现在官方的说法是,庐江的采石熬矾是从唐中期开始的。”陪同我们采访的矾山镇纪委副书记刘木森告诉我们,“采矾是中国工业的开端,而矾山镇的采矾业则是最早开始。《矾矿春秋》一书中就用‘中华矾业砥柱,安徽化工之母’来描述矾山矾矿开采的特殊意义。因此可以说,炼矾业成就了当年庐江矾山镇的繁荣。”

  据史料载,庐江县现在已探明的矾矿储藏量居全国第二位,但近些年已停止了开采。曾经盛极一时的矾矿业,如今已渐渐沉积,只为我们留下了当年手工开采、制作的一些遗迹,矾山老街就是其中之一。

走在矾山老街,我们看到,老街总体上是从东向西走向,两边至今还保留了一部分明清时期砖石结构的老房子。沿着老街往上走,脚下是石块铺成的古道。刘木森告诉我们,这些就是古时人们为了方便采石后的运输工作而手工铺设的石路,全长约多米,街道自上而下有缓缓的坡度,路面全由青石板铺就,经历了上千年的风刮雨淋,现在的青石板已呈紫红色,且光滑如镜,最值得称道的是,每块青石板路面都嵌着几道深深的车辙印痕,最深处足有3厘米,这些最初用手推独轮车运送明矾石遗留下的车辙印,至今仍然清晰,仿佛在替后人铭记千年前采矾人手推车劳作的艰辛和矾矿辉煌的历史。遥想当年,一个个大汉打着赤膊,推着独轮车,伴随着“嘎吱、嘎吱”的车轴声,沿路顺势而下,如同一条长龙逶迤前行,这是何等的壮观……

顺着老街一路走下来,两旁的石屋里偶有听闻动静,探身出来的多是老人。多户人家门上已落了锁,依然鲜红的对联和沾有锈迹的铁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绿树环绕,远山群抱,这条点缀在矾山之间的老街颇有一份遗世独立的味道,让人丝毫联想不到它昔日的热闹。

古道上的车辙印

关于矾的那些传说与史实

  庐江矾的问世距今有1多年的历史了,而矾矿被发现还有一段传说呢。

  相传,在唐朝中期,有班大宏、班二宏兄弟俩从外地一路乞讨,来到群山环抱的庐江,当时居住在一座石窟内,二人白天外出乞讨,夜晚回到那里睡觉,有讨得生食,就带回去烧煮,久而久之,他们烧煮的石灶上出现晶莹透亮的颗粒,兄弟俩出于好奇,捡起两颗放在嘴里舔尝,味道苦涩便扔掉。有一天,兄弟俩中的一人无意中把一颗晶粒丢在水中,晶粒很快化去,水变得清澈。这小小的晶粒竟能净化水质,兴奋的兄弟俩就大肆宣扬。“奇宝晶粒”能净化水质,这样的消息开始从这个叫“叫化窿”的地方向方圆数里的农户中传递,后越传越广,传遍全国。于是,采矿熬矾业诞生,尽管那时受条件限制只能用手工制作,但却拉开了1多年各种矾产品开采、制作的序幕。

  “矾的发现虽然是一个传说,但庐江矾业在唐代得到开发却是有史可考,而且在唐代就已实施了矾业专卖政策。”刘木森说,“后人尊班氏兄弟为炼矾的始祖——‘开山公’,而‘叫化窿’则是全国明矾的发源地,唐代的炼矾遗址至今仍保存在庐江的群山之中。”

  在矾山的矾矿遗址,几里路开外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矗立山坡、一字排列、直刺青天的八座大烟囱,那就是圆柱形的焙烧窑。即使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八座大竖窑依然屹立不倒,犹如巨炮凌空,气势雄伟。

我们还看到一处保存矿藏石质较好、地势险峻陡峭的石壁,当地人称为“大照壁”。抬头可望大照壁上的木桩子,当地人告诉我们,当年工匠采矿削桩为钉,搓麻为绳,壁顶缘索而下悬于峭壁之上,打眼钉桩凿壁采矿,这些叫做“生死桩”,“古代窑工采矿,无论父子,各打各的桩,各系各的绳,唯恐出差错坠崖身亡。”

从唐朝中期开始,矾山老街就是采矾工人住宿区。据刘木森介绍,庐江矾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最是繁华,矿上职工多达余人。在当时不论男女,只要提起在矾矿工作都是件值得骄傲自豪的事。但如今,这里的居民已没有多少。由于科技的发达,矾已经有了不少替代品,但要制作出成色好、质地好的明矾,焙烧、浸取、沉降、加热等工序仍十分讲究。因此,唐宋以来的古矿址、古洞穴、古坑道、古炼矾作坊在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2月,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被列入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矾山镇上保留至今的石房子

老矿焕新,路在何处

虽然庐江矾矿已经多年不再开采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将逐渐在历史的长河中销声匿迹。矾矿保留了很多珍贵而不可多得的矾工业遗址,具有“活化石”的意义,堪称中国最早的工业文明历史教科书。

“矾矿的生产技术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具有历史、文化、科普等重要价值。矾矿近1年的工业活动积淀下来独特的社会形态、风俗传统、人文传说等精神财富,衍生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矾山镇镇长鲍远志这样说道。

鲍远志告诉我们,由于矾山镇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加上行业的特殊性,使得这座曾经为全国两大明矾生产基地之一的庐江矾矿尚不被大众熟知。“为发扬光大矾文化,我们正计划做这样几件事,一是建设矾文化历史博物馆,对散落在民间的矿山历史文物开展全面征集,展现矾矿的千年历史;二是利用大、小矾山绵延近15公里、面积近20多万平方米的矿硐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三是以矾矿老办公楼为中心建立老式明矾炼制工艺等矾矿非遗项目展出区,再现历史悠久的手工制矾工艺;还要以矾山老街为中心建立特色小吃和明矾工艺品一条街。”

庐江矾矿不仅有着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而且其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矿工精神。这里曾经承载着太多矾矿工人的血泪汗水、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蕴涵着多少代矿工的民风民俗、精神风貌。“特别是矿山产业工人身上那种吃苦耐劳、务实创新、锐意进取、精益求精、注重诚信等工业化大生产中铸就的特有品质尤为珍贵,是一笔永不衰竭的精神财富。”鲍远志说。

(感谢庐江县档案局提供采访支持!)

明矾烧制遗址

编者按这篇散文是作者与矾山的一次心灵对话。开篇以诗意打开了矾山心灵之旅的一扇门。本篇散文最大的亮点是以矾山为载体,将自我、自然、社会、历史、生态融入到记忆或情感中,迸发出心灵与矾山摩擦产生的智慧和思想的火花。矾山,净化水质的明矾之于社会如同荡涤了人们的欲望,像停止了掠夺式的采伐,在世人面前留下了矾山古镇千年的遗产,真正成为了人们灵魂的栖息地。矾山古镇,有一条从历史烟云深处伸出来的古街,透着盛唐以来泛上来的古韵和诗意。远离现代科技的平凡古街,保存了它原始清澈的模样,带来了诗意的脉动和心灵的宁静。少女时代对矾山青涩的记忆,以及后来与矾山几次擦肩而过的遗憾,让作者对矾山有了独自约见的念想。独自面对自然,面对矾山,天、地、人合而为一,将会带来心澄耳彻的深切感受。矾山近邻是作者的故乡,那种对矾山、对故乡的思念,让作者这个念头如破土而出的小草一天天生长。作者期待与矾山的灵魂对晤。本篇散文语言清丽沉静,内蕴思想感悟,感情真挚丰沛。佳作,倾情推荐阅读!夏云泥江山文学网·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编辑约见矾山一朵怜幽(夏群)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品典藏长天浩渺,群山绵延,老街默然,矾矿沉静,每一个到达矾山的旅人,都有可能在一瞬间成为诗人,这个与群山绿水、花草树木耳鬓厮磨的小镇,骨子里隐藏着无尽的古意与深厚的情意,能摇醒所有人的诗性。   我们都是自然之子,灵魂生长的源头必定是故乡。我的根系攀附、孕育我身体以及思想的村庄,与矾山为邻,在撤乡并镇后,归属于矾山,亦是她怀抱其中的心灵谷仓。之于矾山的记忆碎片有很多,但文字永远比思想慢无数拍,有些情感也是文字无法纡解的,所以至今我未曾赋予它一篇完整的文学作品。儿时最初对矾山的记忆大都与一块明矾石有关,那是在矾矿工作的姨妈给的。遇上雨天,小村吃水井中的水色浑黄,担回家盛在大水缸中,手持晶莹若水晶的明矾,沿着水缸内壁摩擦几下,要不了一个时辰,水色就会变得清澈,杂质则沉淀在缸底。   若那些被困住的水是我们,杂质一定是围困的社会水缸侵染产生的,那我们就真的太需要这样一块明矾石,涤荡去灵魂中拥趸的欲望,净化肉身以及精神世界。   后来才知道,这神奇的矿石全国也就两个地方有,一个是浙江苍南的矾山镇,一个则是我们安徽庐江的矾山镇,两个同名、并拥有相同身体结构的小镇,在中国的版图上遥遥相望,穿越时空,绵延至今。   世事沉浮,已有千年历史的采矿煎矾的矾矿,因一些外在因素被迫停产,盛极一时的矾矿渐渐归隐,退下历史的舞台。站在某些立场看,停产有碍地方的经济发展,但万物一体,站在更高更远的自然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件好事,让资源停留在自然的内心深处,让那些透明的明矾石,成为矾山永久的灵魂存在物。而我们该做的,是以一个观赏者的姿态对待它们,而不是一个永远无法满足的掠夺者。那些古老的制作技艺及古作坊,就让光阴的手指刻画在历史的帷幔上,成为生生不息的人类的记忆遗产吧。矾山有一条从盛世大唐走来的老街,部分房屋是明清时期的样子,拥有石头与青砖结合垒砌的墙体,飞檐马头墙,木质斑驳的门窗,泛着幽光的门环与铁锁,让人想起木心的《从前慢》。甚至还有一些土质墙体的低矮房舍,以及残垣断壁,皆以残缺之美示人,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前古旧而静寂的模样。时光在这里停滞不前,慰藉那些拥有一腔念旧怀古之人。   那些青石条与石块组成的古道,经过多少年雪雨风霜的冲刷,仍然是一副禅定高僧岿然不动的姿态,任岁月变迁,人世沉浮,它始终睥睨着世间众生,将一切心事以及年龄埋在坚硬但也柔软的心里。但那一道又一道的车辙不怀好意,将它的年龄具象化,透漏给每一个用目光抚摸老街的人。这些车辙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寒,若你的眼神足够干净,便能洞穿那些车辙,看到这样一幅画面:穿着土布对襟衫,挽着裤管的汉子们,手持装满矾石的独轮车,从小山坡上沿着青石古道顺势而下,宛如游龙,独轮车在石道上颠簸,发出的嘚嘚声,似马蹄阵阵。   独轮车的车轱辘碾压出的这些辙痕,就像是矾山这部古书上的序言,顺着它的纹理,就能窥探千年古镇的内在,感受她的诗意脉动。   一切古老的建筑最害怕的不是时间的流逝与侵蚀,而是现代科技文明的逼迫与城市脚步的逼近,好在趟过历史长河的矾矿与老街,在这烟火鼎沸的人世间,还能站在世界之外,以原始的面貌示人,这大概得益于当政者的忧患意识吧?!   少女时代,我曾披星戴月沿着老街往返来回很多次。那时候有个嫁在老街的媳妇回娘家找了几个人去她家制作电子产品,我是其中一个。所谓电子产品不过是打火机里面的小零件,时隔多年,已然记不得做一个能赚取多少手工费了,只记得我们在冬日的凌晨5点步行近一个小时到达老街她的家,进行一天的劳作之后,再踏着月色从老街返回家中。   那时候我对于老街的所有印象,不过是一条坎坷不平的寻常路而已。   长大了,才明白,老街的弥足珍贵之处,正是所谓的寻常。不寻常泛滥的时代,寻常多么难得,于物,于人,皆是如此。   我和我的父母、兄弟姐妹脱离故乡,移居小城或是大城市,都成为漂移的风筝,但我知道,那根精细但结实的线,始终攥在故乡的手中,它不会放手。它会永远站在起点,以祥和的目光注视着我们,在我们疲累的时候,温柔的手掌透过那根线传递过来一股力量,并轻声呢喃:不要怕,继续飞,有我在。   我已从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变成两个孩子的母亲,时经多年,曾数次与矾山擦肩而过,却从未停留。去年矾山镇第二届富硒蓝莓节开幕的时候,明明有机会投入她的怀抱,与之叙叙旧情,但我并未前往;杜鹃花开的时候,大家前去深山探幽,我也没有前往;今年的文联采风活动也遗憾错过。一次次错过之后突然明白,旅行和人生都是在辗转的弯路上才能更加体现其价值。   我深知,独自面对自然时,才会与它相通。   无论是蓝莓基地,满山杜鹃,还是矾山老街,运矾古道,当跟随着一大波人的脚步抵达时,涉世太深的我们,心境容易被左右,所看见的自然之景,所听到的自然之声,都将受到干扰,如此这般,又怎能体会矾山灵魂深处真正的魅力呢?   再细微的风景,当一个人独自澄心静耳地面对时,那种与天地万物相通的感觉会尤其明晰,彼此的灵魂相会,让人产生一种想流泪的感动。   我期待在一个寻常的日子里,独自约见矾山,然后带着我当年的少女心,站在所有的风景里,与之进行一次灵魂对晤。   假如她问我:“这么多年了,你怎么才来?”   我会这样回答她:“我从来没有离开你呀!”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皮肤
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zx/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