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巢湖市 >> 巢湖市美食 >> 正文 >> 正文

巢湖美食柘皋早点100版

来源:巢湖市 时间:2020-8-12

作者:深圳老鹏

相关文章链接:

1、巢湖芹芽

2、舌尖上的巢湖——咸鸭卡糍粑

3、舌尖上的巢湖——蛋饺

4、巢湖美食:幸运虾糊——虾子搂鲊面

5、烂腌菜蒸豆腐,巢湖菜中的战斗机

伦敦大学神经生物学家戈特弗里德研究表明,所有感觉记忆里,视觉记忆几天甚至几小时内就可能淡化,但味觉记忆你很难忘记。

在深圳生活二十多年了,广式早茶成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陶陶居、泮溪酒家、点都得等等,这些广东人耳熟能详的百年老店也都经常光顾。广东早茶品种之丰富,口味之好、影响力之大,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早茶中光是粥就可以有艇仔粥、鱼片粥、滑鸡粥、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猪肝瘦肉粥等10多种,其他各式点心有上百种之多。

然而,每当在深圳“叹早茶”时,不免想起“柘皋早点”,它曾经带给我的味觉享受,远远超过现在豪华的广式早茶。如果把广式早茶比作是美女,那么柘皋早点当年在我们的心目中就是女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味。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从乡下,到巢县街(gai)上,再到合肥上海北京深圳,亲身体会到中国经济和城市建设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品尝过全国各地的一些美食,但是念念不忘的还是儿时的菜谱,我自己也很奇怪,这是不是味觉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大约在我十岁的时候,过年前堂哥拉板车到柘皋去办事,我妈让他顺便带上我去澡堂子洗澡。我们家离柘皋有20里地,靠双脚走路去一趟是不容易的,但是附近只有柘皋有澡堂,澡票大约两毛钱,属于垄断性经营。所以,冬天能到澡堂子洗个澡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洗完澡,堂哥带我到柘皋的街边吃早点,这是更奢侈的一件事。

我依稀记得全部早点是一碗稀饭,一个小碟子里装满碎碎的咸菜,还有一根油条三件套。稀饭是浓稠的,比家里的要“厚”很多,咸菜油光发亮,一股扑鼻的香味,不像我家里的棉籽油(棉花籽压榨出来的油,可以食用)黑乎乎的,还有一根金光闪闪的油条,其他还有什么就不记得了,这就是我对柘皋早点的最初的印象——我称为“柘皋早点1.0版”,这印象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对早点的态度,没有油条和厚厚的稀饭的早点或早茶,都是耍流氓。

近年来,常听亲戚和朋友谈论柘皋早点,勾起了我对“柘皋早点1.0版”的回亿,我想真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一根金灿灿的油条(小一点),和两碟小菜,也不枉这么多年的惦记,算是找到了我美味记忆的起点。所以去年回合肥,特地和大哥、三姐两家商量,一起去柘皋喝早茶。

大嫂是柘皋老街(gai)上的人,本以为她对柘皋很熟悉,但是她也离家多年,也不知道哪家早点比较好。我们赶紧打开手机看百度、大众点评,找了一家据说是人气最旺的饭店。

饭店没有菜谱,没有广式早茶那么多的可选项,只有标准版的四大件:凉拌千张、油炸锅巴、鸡蛋锅贴、炒面皮。这些我都不在乎,标准化是企业最经济生产模式,虽然失去了特色,但是赢得了效率。这四大件也没有问题,一定是当地市场经过长期选择形成的最优组合。令我失望的是,没有我梦中的柘皋“早点1.0版”,这个打击是致命的,难倒我十岁时吃的“柘皋早点1.0版”是假的,还是我的记忆出错了?

看着饭店内人来人往的食客满意的神情,风风火火的服务员忙碌的身影,再看看街上拥挤的车流和人流,期望中的美食就如同老街石板路面和老式的店铺一样,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连招呼也不打一声。我猛然意识到,柘皋早点已经进化到10.0版了,可是我还在找1.0版,这本身就是十分荒唐!

出了饭店,我们在菜场里买到了久违的臭干子、心心念念的巢湖芹芽和巢湖大蒜,心情好了不少,三姐说,不就是厚厚的稀饭和油条吗?回去我们自己做!

注:欢迎老乡多上柘皋早点的美食图片,游子的乡思总是能从美食中找到。

最忆是巢州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ms/6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