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看着总有些冰冷,可佐以市井烟火,辅以民间小传,就变得鲜活灵动起来。从一数到十,唇齿开合不过几秒,却不知,在每个数字背后,总有那么几段烟云往事。合肥有民谣:“一人巷,难过车轿。二郎庙,无人把香烧。三孝口,三子尽孝……九狮桥,正对三国古庙。十字街,十分热闹。”寥寥数十字,却把合肥的前生今世都唱在了嘴边。一人巷三河古镇一人巷在雨天,撑着一把油纸伞,站在一人巷的巷口。青砖瓦房,斑驳陆离,淅沥小雨滴落在石板上,灰色的石砖被过往脚印打磨得锃亮。走在三河古镇的一人巷里,两边是高高的墙头,仿佛与世隔绝;指间拂过墙砖,青苔从砖缝间冒出,好似在和时光擦肩。若是有人先前一步,在前方摇曳着身姿,一刹那,还以为走进的是戴望舒的“雨巷”,悠长而寂寥。位于巢湖之滨的三河古镇里,26条巷子错综布局,其中一人巷最为出名。一人巷位于三河古镇南街中段的老大楼茶馆对面,巷子十分狭窄,全长四五十米,宽窄仅能容下一个人通过,故因此得名。当然,一人巷引人驻足,更多还是因为巷子尽头,曾住着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一人巷,一线天,一条窄巷也曾和世界的高光邂逅。杨振宁的母亲罗孟华女士是三河人,杨振宁儿时常随着母亲在三河小住。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敌机轰炸,杨振宁随学校转移到三河张家祠堂,当时他就租住在一人巷尽头的民房里。在乱世之中,庐州的一隅张开怀抱,为求知的学子们提供着庇护。如今,小巷尽头的民房上悬挂着“杨振宁客居”的牌匾,踏进民房,院子里凹凸不平的青砖、斑驳掉皮的窗棂、卧室里简陋的家具……都静静地待着那里,沉静却充满着岁月的力量。踏出杨振宁故居,重返一人巷中,砖石泛着灰白的光泽。踏着岁月,远处仿佛正走来一位清秀少年,怀抱书本,携一股清风,款款而来。这里不是雨巷,也没有丁香姑娘,不曾出现在文人大家的笔下,却自有天地,内敛风华。来源:文艺合肥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ms/11344.html
上一篇文章: 远程提讯线上执行在线庭审安徽法院这样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