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美景多、文化多、国家多、民族村庄更多,人们世世代代休养生息,依水而生,基本上也都是居住在距离水源比较近的陆地上,但你见过世世代代居住在水上的居民吗?
说到这,想必大家的第一反应应该就是位于东南亚的巴瑶族吧。起初是没有这个民族的,是因为当时战乱原因,土生土长的菲律宾巴瑶人开始逐渐移民至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海域上生活。毕竟现在还剩生活习惯了,通常也都是以捕鱼为生,以船只为家,如果突然到陆地上,会产生很多不适应因素。
所以即便是移民,也一直都生活在海上。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巴瑶族的起源已经无法考证了。可各种各样的猜测版本,越来越多,几乎每到一个地方就会产生一个传说。
就这样,巴瑶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海上,上到八十岁老年人,吓到几岁孩童,就没有怕水的。闲来无事下水游上几圈,家里没有食物了,下水捕捉点鱼虾海鲜,以海为生,以海为家,终身不上陆地。哪怕是游泳健将,跟他们相比都弱到不行,在不佩戴氧气设备的情况下,能够只身下潜到水下30米左右的深海地区。
由此可见,其肺活量是多么的好。据说,他们为了在游泳时,减少水压导致耳膜不适的情况,都会在小时候,把耳膜戳穿。这种行为,虽然导致在潜水时舒服很多,但同时也导致听力功能的下降。
除巴瑶族以外,在东南亚,还有个世代生活在水上的村庄。唯一不同的是,当地人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交通工具以船只为主,只是居住的地方比较高而已。不过相比之下,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它就是位于东南亚柬埔寨的洞里萨湖中心的浮村,又称米切浮村,是一座位于湖中心的小村庄。洞里萨湖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前提是这里并没有小岛,纯湖泊。可就在这样的地方,为什么会有人生活在此呢?就好像在巢湖里建造房屋,生活在湖中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但水位并不高,很低,旱季时,甚至会干枯。只有在柬埔寨雨季时,才会有较高的水位,而且还是湄公河水倒灌过来的。如果想看水上村庄,一定要在每年8月份以后,次年2月份之前这段时间前往。这六个月的时间,刚好是当地雨季,雨水充沛,当地人建的都是吊脚楼形式的房屋。
下面是柱子,防止房子和水面的接触,就像我国云南地区的吊脚楼一样的,只不过这里的吊脚楼楼下不供人休息乘凉,而是停放自己船只的,类似于地下水上停车场。当雨季来临时,正好到房子的高度,就会给人一种漂浮建筑,实际上只是吊脚楼。在屋里观日出,赏落日,景色何其美丽。
旱季时,进出房屋就要走楼梯了,毕竟水位下降,人也不可能从屋里跳下来,还贴心设计了楼梯。浮村居民,一辈子几乎都只是生活在这片湖上,就连上岸的机会也都少之又少。由于贫穷,小孩子也不会上学之类的。从小和家长学习游泳(浮村的保命技能)、撑船。
在这里,除了浮村之外,还有三个生活在水面上的村庄,只不过他们距离陆地都非常近。不过,人口加起来至少72万人左右,他们为自己而活,为家庭而活。没有身份没有国籍,成三不管地带,简直就像个海上城市。每家每户至少三个孩子,为了生活,更是小小年纪撑船出门寻找食物。有时遇到游客,会收到很多食物,运气不好时,连口吃都困难,只能靠附近的野果充饥。
就这样一片净土,还是候鸟的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每年冬去春来之际,候鸟最多的时候,也是摄影爱好者最多的时候,还是好莱坞广告的取景地。
如此一来,你是不是对旅游更感兴趣了呢?旅途中不仅有美景,还有风俗文化,这才是旅游的益处,它能使我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了解那些不为人所熟知的新奇事物。像这样的村庄,你是否会前往一探究竟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ms/1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