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串天气数据,
一个个动态分析,
不仅让我们快速及时了解天气趋势,
也为研判雨情汛情提供了科学依据。
那么,
这些天气数据是如何采集来的?
答案是依靠各种气象利器,
是它们发挥了“前哨”的作用。
接下来,
带您去看看这些气象利器!
由每天三次预报加密为每3小时精细化预报、由巢湖点上预报扩大为巢湖流域面上预报……助力“巢湖保卫战”,离不开气象利器的“前哨”作用。
应急移动气象站在“巢湖保卫战”最紧要时刻,省气象局紧急调拨8套应急移动气象站,安装在牛角大圩、塘西河口、中垾联圩、南大圩、蒋口河联圩等处,与原有23套自动气象站一起,开展风速、风向、降雨、温度、湿度、气压24小时观测。“省局支持的设备,进一步加密了巢湖沿岸观测,一是让数据更及时、更准确,二是可以针对某个具体区域开展更精确预测预报。”市气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移动风廓线雷达(图片来源:合肥市气象局)风浪直接影响巢湖大堤安全。在省气象局协调下,1部移动风廓线雷达已架设在巢湖岸边,与合肥、巢湖原有两台固定风廓线雷达形成组网观测。“不管风从北面来,还是从南面来,我们都可以看到它的演变趋势,形成实时不同高度风的变化数据。”
应急气象保障车
另据了解,中国气象局派出水文专家已赶到合肥,指导巢湖流域防汛抗洪气象服务。省气象局也已派出5个专家组,到重点区域现场开展风浪观测,掌握第一手数据,为开展风浪预报提供依据。
目前,市气象部门预测预报由过去每天三次加密为每3小时精细化预报,具体包括巢湖水面及主要支流过去3小时面雨量实况、过程累计面降雨量、未来3小时面降雨量、沿岸风浪预测等。
文字:记者吴军图片:除注明外,均为记者吴军摄编辑:李健丰贤胜吴青培周巧冒小驰!合肥人民谢谢你!“洪水不退,我们不退!”你为我拼命,我向你致敬!“负转正”!看上半年合肥经济砥砺前行火星火星,我是合肥!点分享点个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ly/7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