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人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一面镜子。它反映每一个历史阶段和每一个地域的特征和劳动成果。
从殷商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每段历史的代表;从黄河到长江它又是每一个地域的代表。因此,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既要考虑它的历史渊源,又要考虑它的地理特征。
近日阅读巢湖“电信杯”巢湖特色文化征文,可谓是异彩纷呈,各有千秋,为发展巢湖文化提供了历史的和地域的良谋善策。从整体性而言,如以某一个景观定位,似有以偏概全之感。我们如能把巢湖的人文景观加以整合,加大宣传力度,制定保障措施,开展对外交流,那么,巢湖的文化特色自可不断彰显。要达到这一要求,还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上下些功夫。诸如:
其一,建立一个“巢湖文化基金会”。从各方筹集资金奠定经济基础,因为地方财力有限,政府虽有良好的愿望,但力不从心,应采取企业家、各界人士进行自愿捐助的形式,募集一定的基金用于重点人文景观的修复、整理。
其二,制定规划,加强景区保护,严格开发景区的审批制度。
其三,组织巢湖文化建设研讨会,邀请相关人员,参与各地人文景观建设修整、命名和撰写诗、词、楹联、碑记、文章的研究讨论。并整理历史名人在巢湖的文字墨迹,编印丛书。
其四,加强与巢湖籍在外地工作的专家、学者、干部(包括离退休的老干部)联系,适当邀请他们回乡观光探亲,定期向他们寄赠地方报刊、文集,争取他们参与家乡的建设。
其五,加强宣传。《巢湖日报》可开辟一个“巢湖风光”专栏,以介绍巢湖人文景观。
其六,净化社会环境,提高居民保护文化设施的意识。在群众中开展“爱我巢湖”的文明教育,从而形成巢湖山美、水美、人更美的良好风貌。
巢湖乃钟灵毓秀之乡,历史上久负盛名,名人辈出。地理上得天独厚,堪称皖中明珠。如何使她在新的历史潮头,更加引人入胜,还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提高群体的文明素质,逐步加强人文景观的建设,有选择地举办名人、名胜纪念活动。从而提高她的品味,扩大她的影响,丰富她的内涵,展现她的风采,以发挥她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张平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ly/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