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份以来,国内多地出现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疫情形势将如何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19日在健康时报客户端文章中指出,目前我国疫情已进入“多点散发”式防控阶段,类似当初武汉式大爆发不太可能出现,但多地散发的聚集性疫情已经有20多起,这就要求我们防控工作必须严阵以待,反应迅速。
据相关流调和筛查排查工作结果,多起散发疫情均与进口冷链食品高度关联,且从全国疫情地图可以明显看出多次本土聚集疫情皆发生在沿海港口、边境、一带一路枢纽城市,防疫守国门,外防输入,防人亦需防物。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也于19日表示,新冠病毒出现环境传人,需要寻找规律并研究预防措施。
那么,聚集性疫情频发,防控方面应注意些什么?春节还能回家吗?张伯礼院士也给出了最新建议。
图源:新华社张伯礼:聚集性病例仍然可能会“地鼠式”发生据健康时报客户端消息,张伯礼院士指出,近期全国多地先后发生近多起聚集性疫情,其中黑龙江、山东、辽宁、大连等多地的集聚疫情一年内甚至出现了不止一次。据相关流调和筛查排查工作结果,多起散发疫情均与进口冷链食品高度关联,且从全国疫情地图可以明显看出多次本土聚集疫情皆发生在沿海港口、边境、一带一路枢纽城市,防疫守国门,外防输入,防人亦需防物。10月2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在国际上首次从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10月23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在《国家科学评论》发文,今年6月的北京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中,病毒源头极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发区的冷链进口食品。11月24日,在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颖表示,感染来源为进口冷链食品,职业暴露人群最先感染。12月16日辽宁省大连市政府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新增4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均在大连港毅都冷链有限公司从事进口冷链食品搬卸工作,4人同为一班组工友。张伯礼院士大胆推测,武汉疫情始发华南海鲜市场,很可能也是源于海外冷链物流的海鲜产品。从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来看,近期几起本土聚集性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明显增多。无症状感染者多,表明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有增强的趋势,而致病力却有减弱趋势。但需要清醒地意识到,聚集性病例仍然可能会“地鼠式”发生,尤其进入寒冷冬季,今年12月中旬到明年2月中旬仍属高危时段,必须慎终如始,丝毫不能放松警惕。钟南山:新冠病毒出现环境传人对于张伯礼提到的防人亦需防物,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的警告,钟南山院士也发表了类似观点。(详情→钟南山: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ls/8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