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巢湖市 >> 巢湖市历史 >> 正文 >> 正文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央视新闻聚焦巢湖岸

来源:巢湖市 时间:2020-8-28

前几日,央视新闻微博客户端在

央视新闻客户端,新浪微博,百度直播,

抖音,bilibili,快手,今日头条

七个平台

再次全网直播了

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修复成果显著

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绿色重生

巢湖湿地绿色重生

作为长三角区域重要湖泊,巢湖富营养化问题由来已久,流域周边的生态环境一度遭到破坏。近年来,合肥市将湿地保护作为巢湖生态治理的重要抓手,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修复已被列入安徽省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为此先后实施了渡江战役纪念馆西侧湿地修复、十五里河千亩红杉林湿地修复和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植被修复等工程,建立了动植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完成了勘界立标和标识标牌设置,下一步还将依托包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湖滨湿地公园、蓝藻科普馆等为阵地,实施集湿地科普教育、湿地探索系列活动、体验式自然课堂于一体的湿地保护志愿服务项目。走进安徽合肥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现在的这里水草丛生,远远望去,这里一片寥廓和旷达,蓝天白云之下,艳阳和风之中,只见湖水浩淼,芦荡幽深;水面上,鱼儿跳跃,鸟儿飞翔,满湖翠影。这就是湿地生态变好的最有力的证明。

蓝藻治理初见成效

科学组织蓝藻应急打捞。通过打捞平台、深井加压、人工辅助等手段,实现了巢湖沿线蓝藻有效管控,让蓝藻的治理初见成效。湿地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湿地内的植物群落可以吸收和净化水体内的有毒物质,沉降泥沙,起到非常好的净化水体作用。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湿地就像一个天然的大蓄水池,在洪水期的时候可以蓄水,在干旱期的时候可以向下游供水,可明显降低洪涝和干旱的发生概率。加强湿地之间以及湿地与巢湖之间的联通,为巢湖构建起一道天然生态屏障。中国五大淡水湖有3个在长三角,分别是江苏的太湖和洪泽湖、安徽的巢湖。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就坐落在美丽巢湖的北岸,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上风上水之地,紧邻南淝河入湖口,是安徽省内唯一万亩城市水网森林,集休闲观光、康体健身、科普教育多重功能于一体,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游客可以通过乘坐观光车、骑自行车、步行的方式畅游在森林中,呼吸清新的空气,放松身心。

水网森林的由来

公园原址地势低洼,以前是一片圩区,公园的整个建设就是本着这样的顺势而为的理念,利用原先的圩埂路打造成绿道,原先的排灌渠打造成景观河道。每条道路的两边都有水系覆盖,形成沟塘交织,水域纵横的森林景观,也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网森林景观。

丰富植被种类立体生态修复

坚持把“自然、生态、野趣”理念,摆在首要位置,贯穿到公园建设全过程,大力实施丰富植被、恢复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增加各类林木花卉。年6月4日,合肥市重点生态区域推行林长制启动仪式在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举行,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安徽省林长制首批试点单位。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在践行林长制过程中,积极进行林相改造,丰富植被品种,林长制实施以来,新增林区面积余亩,林下实施林相改造余亩,从单一的杨树林实现成为混交林,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

素材来源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

视频来源

央视新闻

责编

徐汐颜编辑丨沈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ls/6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