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
小时候的记忆都留在一张张老照片里,
很多记忆中的建筑被时间“抹去”,
很多简单的生活被时间冲走,
很多精湛的技艺不在受到保留,
我翻开老照片想看看记忆里的老巢湖!
40年砥砺前行
40年春风化雨
-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
巢湖人民用勤劳和汗水书写着
这座城市发展的壮丽史诗
人民生活奔小康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40年之中让人感受最深的
就是自家餐桌的变化了
以前餐桌上少有大鱼大肉
连香蕉苹果都是少见
只要能吃饱就很幸福了
现在餐桌上除了讲究营养外
还要讲究水果和粗粮的搭配
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健康”
从“平房”到“广厦”
改革开放前大家住的都是平房
砖块、泥土和瓦片盖起来的房子特别不结实
也禁不住狂风暴雨
一到阴雨天气
墙上地上都会渗水
现在大家都住进了高楼大厦或是洋房别墅
家家户户宽敞明亮
家中的家具电器也能时常换新
我们离屋漏夜雨的日子越来越远
从简单朴素到追求个性
40年前是计划经济
物品资源极度匮乏
人们买衣服需要布票
都是限量供应
色彩和款式也是千篇一律
大多都是灰色中山装
现在我们穿衣服越来越追求时尚
衣服穿坏才换的岁月一去不复返
现在也不会为了保暖放弃外形
暖不暖和不重要!只有好看最重要!
“车马很慢”到“说走就走”
40年前路上汽车寥寥无几
大街上看到都会争先恐后多看几眼
那时候,家里买辆28自行车
都要花一两个月的工资
出远门,绿皮火车和长途客车为主
那时候慢一出门就要好久
现在城市里出租车、公交车、网约车随处可见
出远门也有发达的高铁网络
无论去多远的地方都不会超过一天
城市商圈的崛起巢湖是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
每一个巢湖人都见证了她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是
巢湖商业腾飞的四十年
这40年的沧桑巨变
深深地烙印在这座城市的血脉之中
年成立巢县外贸公司。
发年10月成立巢县外贸局,巢县外贸公司并入巢县外贸局。
展年6月成立外贸总公司,向国际贸易体制转轨并制。
综年以来,民营外贸企业蓬勃发展,外贸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
述外贸规模飞跃发展
数据最有说服力
年—年,我市外贸进出口由80万元至外贸出口突破千万元大关。之后,一年一个台阶,截至1—6月份,我市外贸进出口完成1.51亿美元。40年来,巢湖外贸增长了近倍。
新商业格局基本形成
年12月28日,巢湖安德利购物中心开业
年12月,巢湖百货大楼与安徽商之都有限责任公司强强联手,打造巢湖商之都
年08月22日,巢湖世纪联华超市开业
年9月30日,巢湖百大购物中心开业
年11月2日,巢湖万达广场即将开业……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是我市商务事业大发展、大跨越的40年。进出口贸易量质齐优,利用外资一路上扬,消费品市场繁荣有序,农贸市场配套建设如火如荼,电子商务异军突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商贸流通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开放型经济实现了新跨越,向市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商业集聚效应在显现
江南风情街是我市颇具特色的一条商业街区,属省级特色商业街区,其特色主要体现在餐饮企业居多。
年,该街区开始动工,经过两年的打造,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小布在该街区看到,多个商业网点星罗棋布,60多家餐饮企业各具特色。
除江南风情街外,我市现有合肥市市级特色商业街区中庙商业步行街和“巢湖·耳街”。中庙商业步行街位于国家级风景区中庙姥山岛核心地段,也是我市较为典型的特色旅游步行街。
“巢湖?耳街”是我市重点打造的一座新兴特色商业示范街区,毗临地理名胜洗耳池公园,街区已构建“一街三路五巷十景”,是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特色街区,已成为巢湖文化特色的一张城市名片。
在特色优势平台的助力下,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年的万元增长到年的87.59亿元。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59亿元,同比增长1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亿元。
农贸市场不断在健全
年,位于健康东路的光明农副食品综合市场(原圩墩菜市场)经过升级改造,为附近及周边居民生活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和和舒适的购物环境。
近年来,农贸市场的建设由计划经济下工商部门建设到市场经济下多元化主体建设,到现在多元建设、政府奖补的格局,按照以露天的“马路市场”为主—大棚式的“棚顶市场”—固定封闭式的“室内市场”为经营场所“三步曲”的发展过程。
年起,我市投入专项资金多万元建设改造22座城乡标准化农贸市场并投入使用。年争取财政资金万元对城区25个农贸市场完成创建达标改造。
在完善和健全之前出台的农贸市场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年,我市出台《巢湖市城区农贸市场管理实施细则》,梳理我市农贸市场综合管理中常见的14种违法行为和16项处罚的上位法依据,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
电子商务驶入快车道
金秋时节,在庙岗乡方集村电商服务网点,一大早,养鸭大户方俊就从家里挑来了新鲜鸭蛋,通过村里的电商服务网点把鸭蛋销出去。
方俊一直从事蛋鸭养殖,由于销路不畅,往往鲜蛋变成了“坏蛋”。自从搭上电商快车,他的鸭蛋再也不因销路问题而发愁了。
方俊所在方集村电商服务网点,是我市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后建立的首批村级电商服务站点之一。
首批村淘合伙人之一朱明亮瞄准村内的优质产品资源,开设了“寻味巢湖馆”淘宝店和初农电商庙岗店微店,把家乡的农副产品推到网上平台进行销售。站点自建立以来,实现交易额约千万元。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个村级电商服务网点。
培育壮大电子商务企业家,建成区域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安德利乐购平台。
推动30余家企业百余种农村产品在京东扶贫馆、邮乐农品网、兴农扶贫等第三方平台销售。
建立中国特产巢湖馆等线上特产馆和3个线下农特产品展销馆,展销巢三珍、都督翠茗等50多个农产品品牌约种单品。
持续开展电商培训,已组织培训期培训0余人次。
力推电商发展
实施“电商巢湖”行动计划
下一步,市商务系统将力推电商发展。实施“电商巢湖”行动计划,通过内培外引,不断壮大电商经营主体,引导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探索“党建+电商+扶贫”模式,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工程,努力培育一批电商特色小镇和电商示范村。
同时提高开放水平,鼓励发展新型贸易方式,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合肥都市圈建设,着力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对外劳务合作平台,加大外资项目引进力度,不断提升巢湖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巢湖思淼文化传媒
来源:巢湖发布网络综合整理
版权说明
仅供分享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方式:(白癜风医院杭州哪家好北京十大最好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ls/5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