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巢湖市 >> 巢湖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巢湖非遗之昔仲尼,师项橐的来历

来源:巢湖市 时间:2018-1-30

《三字经》里,有“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句,说的是孔子拜七岁孩子项橐为师的故事。

两千多年之前,孔子为传播他的学说,曾驾车周游列国。一天,他们路过“会吴城”柘皋,要赶到南巢去讲学。孔子驾车一路向南,恰遇有个孩子专心致志,在路上用碎石烂瓦忙着堆砌,那碎石烂瓦挡住了孔子的车路。驾车的子路不耐烦了,他厉声吆喝道:“喂,小孩,快让开,我们的车要过去!”

那孩子没有理睬,仍一心一意在堆砌着瓦石。车停了,孔子从车上下来,走到孩子面前说:“孩子,给我们的车让让路,好吗?”那孩子抬起头,望了望孔子,不紧不慢说:“老人家,您看看我建造的是什么?”孔子低头一看,哈,那碎石烂瓦七拼八凑,竟然堆成了一座小城模样。孔子因急着赶路,也无心欣赏,他看到那孩子仍然丝毫不让,便不太高兴地说:“孩子,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节?是你玩耍挡住了车道,可别误了我们赶路啊!”孩子眨了眨大眼,很有礼貌地反问孔子:“是我不懂礼节吗?那么,请问老人家,世上是车给城让路呢,还是城给车让路呢?”

知识渊博的孔子,被孩子这么一问,一时感到语塞。他想:是啊,我把孩子摆下城池当成了玩耍,可是,在孩子的心里,却认为这是一座真正的城池,我怎能说孩子不对啊!再说,城原本是死的,车子是活的,当然城不能给车让路,应该是车绕城而过才是。再说,我是倡导礼义的,应该赞赏这孩子很懂礼节。想到这儿,孔子心平气和地说:“你说得对。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我叫项橐,七岁了。”那孩子答道。

孔子感慨地对身旁的学生们说:“项橐这孩子年龄虽小,甚知礼义,老夫自愧不如。吾师者,项橐也!”说罢,孔子拱手向项橐告别,驱车和学生绕“城”而过。 

这便是《三字经》上“昔仲尼,师项橐”故事的由来,在巢湖一直广为流传。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怎么算
山东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xw/2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