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巢湖市 >> 巢湖市历史 >> 正文 >> 正文

2020年新一线城市榜单解读昆明宁波出

来源:巢湖市 时间:2025/1/9
日前,年新一线城市榜单揭晓,15个“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新一线城市排行与年相比,出现了两个新变化,安徽省会合肥与广东经济强市佛山取代了云南省会昆明与浙江第二大城市宁波,首次问鼎“新一线”城市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1、合肥崛起的原因分析合肥崛起的原因,中科大的加持不可忽视,也许有人会说,中科大自从在合肥安家后一直没有动过,为何以前没有上榜,这其实也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另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年才正式开始,需要一个预热的过程。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另外,合肥从原来的“泛长三角”到名正言顺地成为长三角城市,而且被定位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定位和格局不同了,在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合肥的发展明显加快。综合起来,合肥能够跻身中国“新一线”城市榜,除了与合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科大是主力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与合肥定位提升等两大因素有关外,也与合肥的自身努力分不开的,尤其是年7月参与分拆地级市巢湖市,合肥成了“大合肥”,版图扩大不少,经过9年时间的“消化”,大合肥格局已经初步形成。2、佛山上位的原因佛山是广佛肇都市圈城市,与广东省会广州的关系密切,是如今中国同城化最成功的都市圈之一,广州地铁与佛山互联互通,远非上海地铁延伸到苏州昆山花桥镇那么简单。佛山西站佛山与广州借助轨道交通快速实现了“同城化”,可以优势互补、互相照应,事实上,广州对佛山的帮助更大一些。这与深圳都市圈(3+2)完全不同,深圳都市圈现在还是一盘散沙,没有形成合力,东莞和惠州对深圳的离心很大,而且轨道交通跨市延伸存在很大的阻碍,严重制约三市同城,更不要说汕尾和河源了,这两座城市倒是对深圳“马首是瞻”,可惜离深圳本土太远,深汕特别合作区虽然与汕尾为邻,不过深汕区自身还在集聚资源的阶段,更不可能帮扶汕尾了。3、从区域看新一线从区域来说,长三角城市有杭州、苏州、南京、合肥四座城市上榜,虽然宁波落选了,但上榜的合肥也属于长三角,从数量上来看,没有变化。佛山上榜后,粤港澳大湾区的新一线城市增加到2座,仍然难与长三角的4座相比,不管从数量还是城市综合实力都难以相比,东莞的排名虽然在合肥前面,但合肥毕竟是省会,而且是中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所在城市,东莞经济虽强但高等教育、医疗等方面远远不如合肥。所以,年新一线城市PK,长三角依旧完胜珠三角,京津冀仅有天津一座城市上榜,也难以与长三角抗衡。4、新一线上榜趋势有一种趋势值得注意,那就是省会城市相对于非省会经济强市的优势会越来越大,当然,宁波并非普通地级市,而是副省级市和计划单列市,这一点连省会合肥都望尘莫及,虽然合肥上榜新一线,但并非其经济实力就比宁波强。从这一点来,新一线并非完全采用经济数据来确定上榜城市,也并非按照城市级别,苏州、东莞、佛山这三座城市都是普通地级市,既非一省的省会城市,也非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更不是直辖市。归结起来,年上榜新一线的城市,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1)省会城市:成都、杭州、武汉、西安、南京、郑州、长沙、沈阳、合肥(2)直辖市:重庆、天津(3)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青岛(4)普通地级市:苏州、东莞、佛山。未来,新一线城市榜单中,普通地级市除了实力强悍的苏州外,东莞和佛山能否保住还很难说,不排除被某个处于上升期的省会城市挤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ls/11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