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联系到了南城香的创始人汪国玉。彼时南城香正在热推自己的“3元自助早餐”,被网友调侃为是打工人的“穷鬼套餐”。毕竟在北京,这个价格可能连一颗茶叶蛋都买不下来。
在与汪国玉的交谈中,我们得知,这位用北京南城命名自己饭店的创始人,来自安徽望江。他有一个安徽餐饮的老乡群,当他开始提到其他安徽籍的餐饮人时,我们感到了一些意外。
四季民福烤鸭店创始人季红生,安徽无为人。
簋街胡大饭馆创始人孙玉珍,安徽无为人。
管氏翅吧创始人管其兵,安徽池州人。
青年餐厅创始人易宏进,安徽巢湖人。
……
有数据显示,餐饮行业的年死亡率约30%。在北京这块寸土寸金的地界上,一家餐厅想要长久地活下去更是难上加难。但上述的几家餐厅,都已在北京经营数十年,堪称老字号。其中,四季民福和胡大,更是常年排队,一号难求,跻身年轻人在北京必打卡的餐厅之列。
除了“老字号”们,近几年被安徽人带着“进京赶考”的餐厅也不再少数。老乡鸡、甜啦啦、巴比食品、小菜园……都或早或晚地开出他们在北京的第一家门店,并在继续扩张中。
从早餐到夜宵,从日常吃饭到待客宴请,你在北京任何随意一餐的背后,可能都有一个安徽人的身影。几十年的跨度里,安徽餐饮帮不断扩张、更迭,走上不同的分叉路。
是源自北京,还是进京赶考?
说起什么吃的能代表北京,烤鸭是绕不开的话题。在北京,任何一个吃烤鸭的推荐餐厅名单里,一定会有的名字就是四季民福。一位老北京,曾经称四季民福是“人民的烤鸭店”——虽然菜品谈不上多出色,但胜在“它不犯错啊,每一口都不惹你生气”。凭借着这份“稳定”,四季民福成为了很多游客来北京的首选。
与四季民福一样,另一家常年游人如织的餐厅是开在簋街的胡大饭馆,把小龙虾卖成了簋街“精神图腾”。曾有美食记者考证过,自年开始,作为北京夜市文化代表地标的簋街,先后流行过红焖羊肉、酸菜鱼、水煮鱼等等一系列菜品。最后,大浪淘沙,“麻小”留了下来,红火至今。
▲胡大饭店门口吃饭的人排起了长队。图/视觉中国但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安徽女人孙玉珍来北京之前,簋街没有小龙虾。
30多年前,家境贫寒的孙玉珍刚来北京打拼,从一名小菜贩慢慢做到了簋街里有名的水产供应商。孙玉珍心思活泛,一次回乡,她看到老乡们在火车站里卖小龙虾,觉得是一门好生意,随之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范围。
一时间,小龙虾成为簋街饭店的时兴花样,不少餐馆都要找孙玉珍拿货,她干脆在簋街开起了自己的餐厅——胡大饭馆。一开始,和簋街其他卖小龙虾的店一样,胡大也只有红烧、油焖、清蒸这几种做法。
但孙玉珍认为,不够。于是,她从老家挖来了厨师,又去四川、重庆等地探访,最终端上了一盘麻辣味的小龙虾,被誉为“给北京带来了麻辣基因”。“麻小”一词开始在簋街流传。
▲北京簋街,胡大饭馆(四合院店),小龙虾。图/视觉中国孙玉珍来北京,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城镇化的浪潮刚刚拉开大幕,无数安徽人走出家门、外出闯荡,除了孙玉珍之外,四季民福的季红生、南城香的汪国玉、管氏翅吧的管其兵、青年餐厅的易宏进,都在此时北上谋生。
汪国玉是安徽望江县人,在他的记忆里,安徽老乡们分成两拨,一批去南方打工,一批来北京做买卖。汪国玉不愿意给别人打工,他把自己的落脚点选在了北京南城的菜市场,卖起了鸡肉,接着又卖起羊肉串。
安徽人以开早餐店出名,这一批进京的安徽老乡,除了卖菜,还有不少都是走了乡亲们的老路,通过早餐店站稳脚跟。
青年餐厅的易宏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离开家乡安徽巢湖时,易宏进还只有15岁,到北京后,跟着别人学炸油条,第一个月的工资只有40元,炸了两年,他最大的梦想依旧是“有一个自己的油条摊子”。但易宏进吃苦、肯干,很快得到了命运抛出的第一个橄榄枝。年,易宏进靠着别人介绍,盘下来了一家餐馆店面,取名叫青年餐厅,连启动资金都是借来的钱。
那个时候,北京对他们来说是机会,是挑战,是搏一搏能改变命运的地方。
孙玉珍家在农村,家里有8个姐妹,因为上不起学,她只能带着借来的钱到北京打工。在去城里坐车的路上,孙玉珍路过了一座桥,她朝着水里丢下石头块——如果不在北京混出名堂,那就不回家,除非石头飘起来。汪国玉也表述过类似的向往:“当时看到北京路上那么多车,那么多高楼大厦,会想,什么时候也有我的一份。”
▲图/视觉中国这批上世纪在北京白手起家的安徽人,花了整整几十年的时间摸爬滚打,才慢慢把北京城变成自己的“舒适区”,扩张速度实在称不上快。
就像胡大饭馆和四季民福,名气虽大,但单看当前的门店数量,在全北京分别只有5家和19家;管氏翅吧略多些,数量达到52家;而已经在北京开出了接近家店面的南城香,在疫情时代才进入了高速扩张期,一直到年,南城香都只有65家门店。
如果说老一辈安徽餐饮人是只身闯荡北京、慢慢往外走,那么,对于年轻一辈来说,北京不再是他们落脚的首选,而更像是一种证明和考试。
年,已经在安徽地区有数百家门店的老乡鸡,在北京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主打中式快餐,目标是解决打工人的午饭,店址都选在大型商超和写字楼下。
总部在安徽蚌埠的连锁茶饮品牌甜啦啦,在走出安徽之后,一直都在河南、河北等中部省份的下沉县城默默扩张。直到去年,这个被冠以“县城版蜜雪冰城”的品牌门店数量突破了家,且70%的店铺位于县城,才开始受到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x.com/chsls/11602.html